罗塞塔石碑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最近看到网上不少帖子说罗塞塔石碑是伪造的。在文物造假这方面,西方的确有一些不好的前科:比如著名的死海古卷,甚至同为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巴特农神庙的雕塑,也有不少看法认为是伪造的。
1814年,当伦敦皇家学会的外交秘书托马斯·杨就这块石头给他写信时,西尔威斯特·德·萨西在回信中建议,在试图阅读象形文字时,杨可以寻找应该包含希腊名字的铭文,并试图识别其中的音标。由此,商博良确定了音标k l e o p at ra。
作者:余伟(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副教授)史料以实物或文献等形式承载着“过去”的信息,史家从史料中提取出确切的信息,从而形成历史知识。这种搜集、考辨和运用史料的能力,是史家的“看家本领”,同时也是治史的基本技艺。从史学的求真旨趣来说,真知建立在证据基础上,那么史料天然是证据吗?
18世纪末,欧洲诸强凭借坚船利炮,继续对世界其他地区进行征服和掠夺,并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争霸战争。为了打击英国的海外霸权,1798年7月,拿破仑远征埃及,并准备以此为跳板东征印度,从而取代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地位。
罗塞塔石碑,是200多年以来,西方人构建古埃及文明的重要基石。可以说,没有罗塞塔石碑,就很难建立起一个具有强大说服力的,关于古埃及文明的庞大体系,西方人引以为傲的古希腊文化就缺少了,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文化渊源和强有力的佐证。
罗塞塔石碑是一块由花斑闪长岩组成的石碑,上面刻有托勒密王朝代表国王托勒密五世于公元前196年在埃及孟菲斯颁布的三个版本的法令。上面和中间的文本分别是使用象形文字和通俗文字的古埃及文,而下面的文本是古希腊语。
老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后代会打洞,乌龟原是王八种。这种浅显的血缘遗传的技能被认为是动物的一种生活本能的传承,寓意人的能力和天赋是有一定的遗传的。但是在文化的传承方面却有着千差万别的变化的,并不像一岁左右的时候能够学习直立行走这般的简单,尤其是在古文字的继承和解读中尤其特殊。
其中,古埃及文、线形文字B的破译,则显得更为惊艳,因为破译它们的竟是两个少年天才,英法各出一个,但极为巧合的是,两人都是超级语言天才,少年立志破译“死文字”,青年时成功破译,最终也同样英年早逝,并得到全世界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