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带着咱‘兵团基因’的草莓苗。”如同在幼儿园门口一眼看见孩子的母亲,十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十二师农科所”)检测中心主任史芳芳毫不费力地从一排排绿油油的嫩苗中找到了自己的“宝贝”。“它叫‘疆玉’,后面是它的小兄弟‘疆爱’,都是我们自己培育的草莓新品种。
玻璃温室集智能升降温管理系统、精准水肥循环系统、基质吊架立体栽培等高科技手段为一体,可极大提高栽培密度,亩产可达6000公斤,引进优系草莓品种,具有产量高、产值大、省人工、省水肥等显著特点,它采用的机械化、智能化管控,可节省人工约90%,采用全球最先进的精准水肥循环系统,可节约用
央广网宁波6月20日消息(记者 刘欣莹 通讯员 徐凯阳)6月,走进杭州建德绪塘村“空中草莓”农业园,草莓的香甜气息便扑面而来。两人管理百亩地 他们有什么“神通”草莓种植大棚里,刚从宁波财经学院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的傅昊韦正和他的师傅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各样的仪器。
傅昊韦在种植园里 受访者供图中新网杭州6月20日电 题:大学生毕业返乡做“莓”创客 新技术服务“土”产业作者 童笑雨 徐凯阳走进6月的浙江杭州建德杨村桥镇绪塘村“空中草莓”农业园,草莓的香甜气息扑鼻而来。
红网时刻张家界5月8日讯(永定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解雯惠 全校莹)五月的莓茶园,绿意葱茏,茶香弥漫,茶农们正忙着采摘、炒制当季新茶,科技特派员们忙碌的身影也活跃在莓茶种植、加工、研发一线,为茶农、茶企排忧解难,为永定区莓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眼下正是蓝莓成熟采摘的季节。6月17日,在湖北孝感市赵棚镇团山村,果农叶小伍正兴奋的介绍起自己的果园。“我们这里种植了2700亩蓝莓,营养价值极高,每亩350株共84万株,盛果期产量可以达到每株10斤。
如今,智能手机的发展越来越快,屏幕不断变大,处理器性能不断增强,相对应的是耗电量越来越大。而现今智能手机为了追求轻薄化,往往采用不可拆卸的内置电池,电池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手机硬件的发展。那么大家一定会想,智能手机为什么不使用干电池作能源呢?
近日,抖音没啥用科技公司开了一场大型秋季手机发布会,并发布了一款UPhone12。来看看这款手机的硬件配置,发布会强调要重新定义刘海屏,友商们在刘海刘海上做了很多创新的设计,比如“长刘海”,“三七分”,“五五分”。在已经有了这么多设计的情况下,该公司采用了“大背头”的设计,把额头解放出来,就是把刘海往上翻。
初夏五月,正是蓝莓成熟采摘的黄金季。位于宝山镇的宝欣兴蓝莓专业合作社,近600亩土地的80多个大棚里,一株株蓝莓枝繁叶茂,枝头上结满了喜人的果实,如同蓝宝石点缀在青枝绿叶之间。合作社负责人杨忠俊每日奔忙在各个大棚中,忙得不亦乐乎。
中新网兴安盟11月8日电 题:内蒙古兴安盟:手机遥控种果蔬 田里比拼科技感作者 张玮 曾令刚“什么时间该施肥?什么时间该浇水?手机小程序上有答案。”种植户贾洪娥在自家智慧大棚内,用她的“新农具”智能化操控,完成一次施肥过程。
新华社合肥4月21日电(记者赵金正、姜刚、黄博涵)机器人巡检、自动水肥控制、生长过程视频监测……记者近日走进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的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在数字草莓示范园内,一大批新装备在忙碌着。插上科技“翅膀”后,草莓产业的智能化转型正从理想走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