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华“天下谁人不识郴?”郴州,是周敦颐为官三任地。周敦颐在郴州任职期间写下了《爱莲说》《拙赋》等文学名篇,深受后人喜爱。其中,《爱莲说》是千年来古典散文的经典之作,也是古代文人墨客智慧的重要体现。《爱莲说》虽仅有119个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入心,朗朗上口,表达了极其丰富的意蕴。
【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开创者之一。有《周元公集》行世。二、故事背景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来南康(今江西星子县)任南康知军。他清廉正直,平生酷爱莲花。
湖南历史上出过一位名人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说他的名字有的人可能不熟悉,但只要提起《爱莲说》,不知道的就很少了。《爱莲说》是周敦颐在桂阳(现汝城)县令任上,与文朋诗友游玩聚会,大家即兴作文赋诗,轮到周敦颐,他提起笔来略一思索,挥笔而就这篇传世之作。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大多数人认识周敦颐,是从《爱莲说》开始。但说起周敦颐的成就和历史地位,《爱莲说》只能算开胃小菜。今天我来到了郴州市苏仙区的爱莲湖公园,走进濂溪书院,带大家认识《爱莲说》之外的周敦颐。
但是,也许鲜有人知,周敦颐一生,与合州有着深厚的渊源,他曾在合州担任判官4年,他在合州兴办州学,写下理学的开山之作——《养心亭记》,为宋朝合州学术思想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合州成为当之无愧的理学圣地。
【中国故事】作者:汗漫(诗人、散文家,著有《水之书》《一卷星辰》《漫游的灯盏》《纸上还乡》等)遗爱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三月末,他在庐山建成这座“三间两柱、二室四牖”的草堂,对妻子杨氏感叹:“终有这安身之地,可享天年……”此前的长安,后来下庐山奔赴的苏州、杭州,及至终老辞世
刘志丹世人能将“廉”与“莲”联系在一起,皆源于周敦颐的《爱莲说》,其以莲喻“廉”,以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度概括为官之德与为人之德,使廉洁文化从此以一种独立的文化形式得以发扬光大,而这一切都与周子在衡阳西湖成长的经历密不可分。
濂溪书院。 本版图片均为吴义忠摄简介濂溪书院系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汝城县城区西南,是为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而建的纪念性建筑物。公元1050—1054年,周敦颐任桂阳(今汝城)县令,勤民耕读,风节慈爱,吏治彰彰,在此写下《爱莲说》《拙赋》等千古名篇。
隐山眺岳。作为隐水源头的四美水库。隐山之下隐水山溪中的八桥之一狮龙桥。隐山之下隐水山溪中的八桥之一龙王桥。元帅树,中华名树,50年代末彭德怀元帅当年回故乡,于刀斧下救下的树。胡安国墓。作者:谭学文图说:隐山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南岳鸿儒胡安国父子安葬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