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大年初一晚《春满东方 好巳花申·2025东方卫视春节晚会》将与观众见面。晚会以“你,就是上海!”为主题,邀请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的演员在上海各大地标翩翩起舞,还请来沪语电影《股疯》《爱情神话》以及即将上映的电影《菜肉馄饨》中的多位沪上艺术家用上海话讲述上海弄堂的年味。
时间过得飞快~眼下距离春节是越来越近啦!有没有觉得周边的年味也渐渐变得浓郁起来了呢?因为,算一算时间,是啊!该是时候~把囤年货这件大事提上日程啦!是什么样的年货让上海阿姨爷叔年年必买?成为了构成上海年味的重要一环?
界面新闻记者 | 徐鲁青界面新闻编辑 | 姜妍2025年的春节,如果你刚好在上海的街头巷尾感受年味,不妨走进“喜剧联合国”小剧场,听一场沪语脱口秀。这里,演员们用上海话将日常生活的趣事幽默演绎,为节日期间的文化消费增添一抹海派色彩。
在彭浦镇永和家园居民区,妇女之家开设了“上海闲话”课堂,由热心的社区居民担任老师,教小朋友说上海话。正值新春,“上海闲话”的课堂上,增加了学唱改编歌曲《上海闲话学起来》和学用上海话讲春节祝福语的教学内容。
阳阳,是唯一一位会主动向我发出活动提议的小记者。精力旺盛、刚刚参加好乌南幼儿园毕业典礼的他,邀请我暑假里跟他一起去沪剧院传习所学讲上海话!我告诉他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小就会上海话。他将信将疑,告诉我他的同学都不会说上海话,但他认为上海话“老嗲呃”!
“小囡小囡侬覅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被看作是一年里最后一个节日,由此拉开了迎接来年春节的序幕。一起来听听腊八节的故事吧。(讲述人:王蔚)全文: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格一天。
什么是年味?它可能是新衣服,是食物的香气和年夜饭的仪式感,是走亲戚的来来往往,或者是游子们的归家心切。1月22日,“非遗闹春 锦绣向新”2025年嘉定区“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春节主题活动暨“嘉有年味”非遗主题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沪语是具有地域特色的重要标志,理解一座城市应该从语言来了解城市文化。但是随着普通话的强势,上海话逐渐走向边缘,许多年轻人都不会说流利的上海话,尤其是让我们的孩子们通过活动喜欢沪语、学习沪语、养成讲沪语的习惯。
作为上海小囡,当然要用上海话拜年了!@全体上海人,上海话拜年大挑战!侬来赛伐?贴心如小侬祝福词都帮你想好了小嘴甜甜,红包多多ready go~先来挑战短句拜年这些沪语吉祥话侬侪会讲伐?(戳语音听听上海话怎么讲↓)是不是找到感觉啦?难度有点低?稍等,长句子这不来了!
上海话,是海派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生活在上海的人来说,无论你是土生土长的“老上海”,还是“新上海人”,能够“飙出”一口上海话总是让人刮目相看的!前两天从上海走出去的央视主播潘涛因为一段“散装上海话”的朗读火了虽然很多发音还不标准但被无数网友称赞“勇气可嘉”!
“大饼油条小笼包,咸浆锅贴肉馒头,吃了今朝想明朝。”“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蒲桃四斤壳。”……近日,“上海小吃 美食童享”沪语亲子体验活动在徐汇区虹梅街道航天新苑居民区热闹上演。社区内17组亲子家庭共同参与,在学讲上海话的过程中传承了解中国民俗文化和海派文化。
徐老师曾假座上海图书馆,用上海话为新老上海人说说老底子上海人过年的那些趣闻轶事。春节是全球华人最隆重的节日,是中华民族最具标志性的节日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家和万事兴的美好愿景以及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盼,春节也是极富仪式感的节日,内容十分丰富,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