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这番举动居然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英国《每日电讯报》表示,地铁系统去英语化可能会增加外国人使用地铁的难度,从而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旅游业,而法国《费加罗报》则表示,这种措施体现了中国民族自豪感的崛起,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英语的一种反抗。
12月26日,网友Carl Zha在推特上发了一张对比照,获得极大关注。这2张图分别是2017年和2020年的重庆轻轨6号线曹家湾站,可以看到,2017年的曹家湾站附近杂草丛生,颇为荒凉;而2020年这里已华丽变身,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林立、马路宽阔。
四年前,美国的CNN发表了标题为《在“无人之地”的中国地铁站》的报道,调侃重庆曹家湾地铁站:“如果你从一个闪闪发光的现代地铁站出来,却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广阔的荒地,这只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世界末日到了,一种是你来到了曹家湾地铁站。”
几年前,因为车站出入口位于一片荒地之中,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曹家湾站在网上引起热议。不过,随着基础设施、周边高楼逐步在此“落地”,曾经“荒凉”的曹家湾站,如今成为重庆城市发展的最佳见证。而曹家湾站周边一前一后的巨大变化,也成为不少国外网友热议的对象,点赞中国着眼长远的发展势头。
《轨道》视频由重庆国际传播中心制作,亮相纽约时代广场的视频版本由新华社重庆分社送播,在原6分钟视频的基础上重新编辑,选取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彩画面,在15秒中呈现出了重庆独特的山水地形地貌,重庆轨道建设中的先进技术,以及重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
重庆日报客户端 杨铌紫12月2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获悉,继地铁9号线、10号线新车亮相后,地铁5号线增购的17列新车目前已有3列入驻车场,正在进行静态与动态测试,待列车具备上线条件后将按计划投入运营。
华龙网讯(记者 刘艳 杨洋)轨道列车上不仅设手机充电设备,还有“魔镜”带你体验司机视角……今(30)日,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主题列车亮相,华龙网记者受邀提前体验。据悉,该主题列车将于近日上线,面向乘客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