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语言是记录和传递数学知识、表达数学思想方法、体现数学学科特性的专业语言,以数学概念、数学术语、数学符号为主要词汇,以数学学科特有的概念、定理、公式、符号、图表等要素或规则去刻画、描述客观世界背后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具有精确、严谨、抽象、简洁、通用等特点。
来源:【中国教师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速度、时间与路程”这一乘法模型纳入“数量关系”板块,并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设计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和表达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真实世界,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慧”玩数学,“数”我最棒,浏阳这所小学举行第三届数学文化节 潇湘晨报2024-05-11 14:04发布于湖南潇湘晨报官方账号“数学,它不只是数字和公式,它更是一种逻辑的力量,一种探索未知的勇气,一种解决问题的智慧。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2日讯(记者向洁 通讯员王雯婷)“不少孩子对数学有畏难情绪。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近日,在硚口区义烈巷小学,教学副校长李亚玲、教学主任张黎波带领7名数学老师展开一场大讨论。随后,举办一场校园数学学科节的想法应运而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概念,基于抽象结构,通过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本质、关系和规律。教学实践证明,高中数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体育素养。
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主张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知识。实际上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就是“发现学习”的最初萌态。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旺庄实验小学数学团队在特级教师顾万春的带领下,从2001年起提出了“发现数学”这一主张。
与数学为伍,以兴趣为伴。为营造有趣的数学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近期,成都市三圣小学数学学科分年级开展了以“智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慧思善讲,数说精彩。一年级的小选手在活动中讲数学知识、数学家的故事。
大象新闻记者 高彦均 通讯员 曹萌/文图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1月8日,郑州市管城区外国语牧歌小学一、二年级数学开展了数学学科形成性评价活动,通过趣味闯关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高考数学”年年上热搜。作为高考第一天语文考试之后举行的考试科目,继上午的“高考作文”霸榜后,每年6月7日下午数学考完之后,关于“高考数学”的词条就在社交媒体上居高不下。高考数学难不难?考了哪些题?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上海的数学高考卷都考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