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5蛇年春节仅剩二十余天,春节旅游市场已明显升温。1月6日,记者从多家OTA和旅行社获悉,申遗后首个春节,传统文化游目的地热度飙升。受到“非遗”带动,泉州、潮州等小城热度飙升,不少目的地通过非遗活动吸引游客前往。
闽南网1月18日讯(闽南网记者 苏毓茹 吴圳烽 文/图)“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今天是腊八节,在这一天人们用吃腊八粥这种方式开启“过年模式”。今天上午,泉州少林寺、承天寺沿袭旧制广施腊八粥,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感受浓厚的腊八氛围。
今天《人民日报》副刊“我们的春节”专题推介泉州和雄安、哈尔滨、婺源、三亚、阿尔泰等地春节民俗反映伟大祖国新春佳节的“山河意趣”闽南泉州,传统年味尤其浓郁。从腊月十六的尾牙开始,到元宵节的花灯踩街游行,泉州人过年,能绵延一整个月,传统而深情,酣畅且淋漓。
龙年年味已经按捺不住了!不仅有“龙子出街”带来的活力年味,街头巷尾也藏满了惊喜的小巧思!随记者一起去探探吧。临近过年,古城的街巷早已挂满了灯笼,飘散着年味。在文化宫内,几颗古树挂满了闽南语“暗号”!“一枝草一点露”“水查某”“骨力!”等词条灯牌让过年的气氛变得有趣了起来!
泉州网1月19讯(记者 陈灵 文/图)年关将至,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入住嵌于古城街巷的各家民宿。他们带着对世遗泉州的期待前来,打算在泉州过年,体会独属于泉州的年味,体验本地风土人情,感受非遗文化魅力。比起回家,他们为何选择在泉州过春节?
对远渡重洋、奋斗他乡的游子而言家乡始终是萦绕在心中的记忆无时不挂念、无时不期盼家乡泉州浓郁的年味是他们回家过年最美的期待当回家过年的在外侨胞踏上熟悉的故土,泉州浓郁的年味成为迎接他们的最好礼物,浸润古城的文化盛宴、承载传承的民俗活动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对他们而言,家依旧是那么
泉州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是两岸经贸文化交流频繁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在泉台文化交流的带动下,两地往来更加密切,加上两岸习俗相似,每年在泉州过春节的台胞不在少数。近日,记者采访了两名在泉州过年的台胞,了解他们与泉州的故事。
泉州晚报总编室摄影部编瑞虎辞岁,金兔迎新。春节期间,世遗泉州迎来了八方来客,泉州各地纷纷开展热闹喜庆的传统年俗活动,精心推出了一场场乡情乡愁的民俗文化活动……古城各地处处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向上的新春景象。满满烟火气的泉州古城,回来啦!
原标题:务工人员留泉过春节 体验“第二故乡”别样年味泉州晚报讯(融媒体记者黄墩良 陈淑华 通讯员王子凡)在清源山观看非遗展演、在西街体验民俗文化魅力、到石牛山感受青山绿水烟云氤氲……龙年春节,古城泉州以热闹非凡新春胜景与文化盛宴,喜迎八方来客。
在泉州过中国年的N个理由“一道道在泉港寻常的菜肴,于他乡却是难寻。一份家乡的卤面,让旅途的疲劳顿时消失。”——郭梅霖“美食是文化的桥梁,永春推出‘魁星宴’,将12道地方佳肴烹饪成‘文化一桌菜’,在满足味蕾的同时,传承推广永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特别有意义。
闽南网1月24日讯(闽南网记者 苏毓茹 吴圳烽 文/图)春节临近,泉州中心市区的年味渐浓,大红灯笼、“福”文化造型灯饰、柿子装饰……漫步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专属于新春的“色彩”,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感“拉满”。
泉州网2月3日讯(融媒体记者 王树帆)春节,像一个无声的召唤,牵动着每一位游子的心。泉州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闽南年味,让许多在外乡贤念念不忘。每逢新春佳节,他们都归心似箭,即便身在异乡,也依然承载着浓浓的思乡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