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里有两张券,一张是旅游的,另一张也是旅游的。”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柳舒(化名)喜欢在商家做促销时囤货,以前囤化妆品、囤卫生纸、囤洗发水……但刚过去不久的“6·18”电商促销节,在囤生活用品之余,柳舒又囤了两件旅游产品。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浙江三部门联合开展“假日乐享·消费护航”行动。连日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出动执法人员24462人次,检查旅游景区、宾馆酒店、餐饮购物、民俗农家乐等市场经营主体47653家次,作出警告及责令改正492次,查处各类扰乱市场秩序违法行为337件。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1月至5月,网上零售额5.7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较1月至4月加快0.9个百分点。“增速加快得益于网络购物渗透率的持续提升。今年前5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达24.7%。
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11月8日,抖音用户“长沙小舅子1”发布视频,画面是飞机表演“落叶飘”(落叶飘是飞行高难度技术动作)。视频配文“绵阳科博会上的这个歼20落叶飘太帅了,现场的气氛太震撼,一定要带上家里的小朋友来感受一下,左下角有小量的门票,抓紧囤起来,反正不用随时退”。
春节假期临近,不少计划出游的人早早“囤”好了酒店兑换券。该到出发的时候了,兑换还顺利吗?在万物皆可“囤”的时代,“囤”酒店不是什么新鲜事,主打价格实惠、“先囤货、后预约、随时退”旗号的旅游产品早就是电商购物节和各类直播间的常客,酒店通用兑换券、高星级酒店羊毛券便是其中的抢手货。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消费理念变得愈加理性,更加注重性价比。因此,很多商家推出的低价折扣、随买随退的团购优惠券备受年轻人青睐,“有券先囤着,不用随时退”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消费新习惯。但是,这些券的折扣幅度和优惠力度的真实性如何,想必是很多消费者心中的疑惑。
捏捏乐、佛系手串、打水漂石头、“禁止蕉绿”摆件、“去班味”T恤、成人毛绒玩具……这届年轻人的618购物车里装满了五花八门的“情绪松弛剂”。这些看似无用却能缓解压力的小东西,带动“松弛经济”大爆发,成为商家增长的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