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出国留学的人有很多,而中国留学的人也很多,但是大多数都是大学的时候到中国留学的,初高中的是比较少的,这个德国姑娘其实是一个混血儿,因为她爸最开始是在德国工作,后来回了国,所以她们一家人也一起回了中国。
海雯娜在青岛过元宵节外国媒体和外国人能为讲好中国故事发挥怎样的作用?3月7日,在回答中外媒体的21个问题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用这样一段话为今年两会的外长记者会画上了句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洋网红”因为分享在中国的见闻受到各国网友的喜爱。
德国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中国文化。据《青岛日报》报道,日前,德国约克尼兹小学的22名师生在山东青岛市实验小学课堂里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中德文化节课堂体验活动,在陶艺、书法、烘焙、3D设计、虚拟体感以及学校专门为他们开设的“汉语课”上,德国学生体验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外国媒体和外国人能为讲好中国故事发挥怎样的作用?3月7日,在回答中外媒体的21个问题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用这样一段话为今年两会的外长记者会画上了句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洋网红”因为分享在中国的见闻受到各国网友的喜爱。
戈飞积极搭建中西艺术文化交流的桥梁1956年,9岁的德国小朋友戈飞收到父亲送的一本讲中国的书,自此心底埋下了了解中国的梦想。2009年,戈飞得知一位朋友的儿子住在中国广东省中山市,便马上启程前往中山。15年来,爱上中山的戈飞,每年都有几个月在中山度过。
供图来自网络◎悠悠妈没想到,还存在这样一种专门的“医院小丑”公益组织,无偿为住院小病人提供服务悠悠昨天回来说,学校下周要搞个义跑,跑一圈捐多少钱,多跑一圈就多捐一圈的钱。我没听明白,天真地问:“谁捐钱?”“当然是你捐啦!我跑步,你捐钱,妈妈你说,我跑一圈你捐多少?
中新网上海3月20日电(范宇斌 朱筱丽)上海,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总是以其独有的韵味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目光。连日来,来自德国汉华中文学校的六位华裔少年相聚上海,在上海安生学校开启为期10天的研学体验。
中新网上海3月25日电(记者 范宇斌)外滩的历史建筑群、豫园的古典园林、城隍庙的市井气息、新天地的时尚风情、半马苏河会客厅的工业遗韵……近日,这些上海的著名地标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探访者——来自德国汉华中文学校的6位华裔少年。
【来源:青浦文明网_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国功夫啊,真是博大又精深!”“讲得伐错,阿拉自家额国粹嘛,学一辈子啊学伐光!”金发碧眼搭配地道的上海话,你见过吗?对熟悉冯玛娅和冯安栋这对中德混血姐弟的人来说,那可再正常不过啦。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丹丹 通讯员 刘莉近日,杭州第六中学的校园里来了一位特别的学生——棕发、大眼睛的Max,他是一名来自德国的八年级学生。趁着德国中小学秋假的契机,Max和妈妈吕娜及弟弟一同回到了妈妈的老家杭州,并来到妈妈的母校杭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