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佛法的原则之下,人人平等,在佛法的范围之内,人人自主。即使甲僧团与乙僧团之间,由于意见不合而形成分裂,那也会受到佛陀的认可,比如在《五分律》卷二十四,佛陀就说:“敬待供养,悉应平等,所以者何?譬如真金,断为二段,不得有异。”
佛教原本起源于古印度,其经典与教义中心围绕佛陀释迦牟尼及其教导,强调因果业报、四谛、八正道等核心理念,但在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的文化融合与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神仙体系与神明崇拜,特别是与汉地原有的道教、民间信仰相互交织,产生了不少与中国特色的佛陀、菩萨、罗汉、护法等形象,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神仙谱系。
大乘佛教作为一种人格完善体系,在西方学术界列入心理学、哲学,但是基本没有哪个研究团体,将大乘佛教归入神学,因为佛教反本体论,所谓的本体论,就是天道的一套理论体系,这套体系虚构了一个“不灭者”,是世界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