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欲望,恰似那广袤无垠、深不见底的汪洋大海,茫茫无际,永难填满,真可谓是“欲壑难填”。那欲求不满的状态,宛如重重枷锁,紧紧束缚着身心,使人深陷疲惫的泥沼,心神俱疲,憔悴不堪,恰如叔本华所言:“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则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中国人思想和文化的根本就两个字——道德。什么叫有道德呢?用四个字解释就是“内圣外王”,从古至今,能获得这种评价的人不多。而邵雍就是其中一个。诗为心声,画为心境。对中国人来说,诗是最能体现一个人思想本质的东西,通过诗不仅可以看人的才华,还可以看出这个人有没有灵性。
邵雍,这位被后世尊为“北宋五子”之一的奇才,一生不仕,却活得通透而自洽。他自号“安乐先生”,隐居洛阳,自耕自足,安贫乐道。他没有追逐功名利禄,而是倾心于《河图》《洛书》的研读与天道哲学的探求。邵雍一生清贫,却被当时的司马光、富弼等名士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