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它是指尿常规结果中显示的尿蛋白定性为阳性,或者24小时尿蛋白量>150mg。1比如我们如果进行了剧烈的运动,又或许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等生理状态时,就会引起我们肾脏血管痉挛或者充血,这样就会暂时性造成我们肾脏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那么这个时候就会进入到尿液中。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检查后,当发现尿蛋白3+时,绝大多数肾病患者都会觉得严重并担心害怕起来,不管是首次化验,还是复诊化验,经治医生与肾病患者也会非常重视并积极配合治疗。然而,检查尿常规后,当发现尿蛋白仅为1+或±时,肾病患者往往就不那么重视也不担心,尤其是初诊的肾病患者。
有些患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的人,在看病的时候 ,大夫会要求留取24小时的尿液,检测微量白蛋白。不懂相关常识的人,会感觉困惑或烦躁,心中暗想,只是做个尿液检查,为啥这么麻烦?别人都是用小瓶子装尿,或者用试纸在尿液中点几下,就完成检查,大夫为何要求自己留那么多尿呢?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健康人的尿中也会有蛋白质,只是说它排出的量极少而已,通过常规检查一般发现不了或尿蛋白偶尔出现“+”号。当尿微量白蛋白超过30mg/L和/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150mg时,也算作是不正常的,即尿蛋白超标,也称为蛋白尿。
35岁李哥(化名)最近体检时发现血肌酐升高入院,入院后复查指标显示,他的肾功能已经衰竭。医生进一步追问患者病史得知,原来早在2019年,他就体检发现蛋白尿阳性。但因为无任何不适,不影响工作生活,李哥从未找专科医生复查,直至此次血肌酐升高。
尿微量白蛋白指的是尿中的白蛋白排出量在24h内达到20~300mg,这其实是一种病理状态,预示着肾小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随着白蛋白漏出数量增加,逐渐超过肾小球重吸收阈值,但是没有超出临床检出白蛋白水平,导致患者尿中存在微量白蛋白。
你好,蛋白尿是因为肾脏滤过能力变强导致的结果,往往见于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它只是肾功能评价的一个指标,根据其数值的大小分为轻中重度,一般轻度尿蛋白见于劳累、感染过后,如果尿蛋白水平过高,还应该参考血肌酐值,血肌酐值为133-177umol/L,表示肾功能处于代偿期;
前两月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我遇到了高中时期的数学老师李老师,他虽年近七旬,但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只是半年前社区健康普查发现血压升高,波动于/mmHg,口服珍菊降压片后,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右,也无胸闷、头晕等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