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本网以《坚强少年!小磊被烧伤仍安慰爷爷,爱心汇聚助其渡难关》为题(详情《坚强少年!小磊被烧伤仍安慰爷爷,爱心汇聚助其渡难关》),报道了伊川13岁男孩小磊(化名)在洗澡时被烧伤,爱心人士伸出援手的故事。该报道引起社会关注,爱心人士为小磊捐款、送去爱心餐。
楚天都市报讯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陈咏通讯员鲁锋)前日,在孝南区陡岗镇池庙村,池伯清老人的新房子工地上,不少人在忙活着。这些人,并不是老人请来的工人,而是来自附近的村民和孝感义工联的义工们。再过不久,老人就可以搬进新房了。池伯清今年67岁。10年前,他的小儿子患尿毒症去世。
青海新闻网讯 “真心谢谢社区,对我们爷孙的关怀和帮助,希望可以在报纸上表扬一下社区工作人员。”6月2日,家住城北区小桥社区的王发兆激动地说。今年68岁的他早年丧妻,与患有智力障碍的外孙相依为命。几天前,这个不幸的家庭再次遇到难事。
雷飞龙和爷爷雷光达的新家近日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带来了新衣服、新鞋子还有床、被子、茶几、电脑桌等家具。“太感谢这些叔叔阿姨们了,没有他们,我和小飞龙还住在那个窝棚里,现在三间大平房修好了,我的后顾之忧也没有了。”雷光达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巡特警大队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后,发现一名老人和一名男孩躺在路边,经民警现场询问,得知老人五十多岁,家住和政县吊滩乡,因带9岁的孙子来临夏看病,晚上没钱坐车回家,也没带手机,找不到家人的联系方式,于是就在路边睡着了。
纵览新闻记者 黄雨晗 实习生 李晨曦高温下的善举令人动容!近日,在河北保定发生了一件暖心事:爷孙俩在40℃的高温之下推车回村,一位好心大哥路过主动上前帮忙把车拉回家。得知男孩没吃饭,还把原本买给儿子的烤鸡送给男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各级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与基层组织密切配合,组织实施“春雨工程”,用心用情用力帮助那些误入邪教歧途的群众“挖邪根”“除穷根”,激励他们真正认清邪教本质,依靠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取得了扎实成效。
在仁怀市爽净集团星城公司,有这样一对普通的环卫工人,他们既是工作中的默契搭档,又是生活中相濡以沫的伴侣,更是瘫痪9年的母亲和12岁孙子最坚实的依靠,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亲情篇章。早上4点,天刚蒙蒙亮。
8月20日,市红十字会组织志愿者走进小龙家中,为小龙送去了慰问金。王军霞 摄威海网讯(记者 张英娥 通讯员 彭显春)夏庄镇石硼闫家村有名17岁的男孩,因为家庭变故常年和身有残疾的爷爷生活。眼下男孩即将升入高中,生活上有困难。
追踪 年近七旬的他盼给孙子找个家众爱心人士为爷孙俩捐款捐物赣州天使儿童村愿接辉辉入住5月30日,晚报A6版刊发了今年68岁的王正通,11年前在大余某矿山做工时收养了一名孤儿辉辉,而今老人离开矿山,每天在大余县城靠拾荒来供养孙子的报道。
父母离异、父亲入狱,小云的童年过得坎坷而艰难。“保姆爷爷”、“代理爷爷”,在角色转换中,吴德功给小云带去了温暖和亲情,陪伴着小云长大,而陪伴的时间长达十多年。“爷爷,你一定要快点好起来,天气好了我还想陪着您出去转转呢!”24日,19岁的小云握着躺在床上的吴德功的手哭着说。
来源:【开封日报-开封网】“最近怎么样,有啥需要跟我们说。天气太热就不要出去了,这个家就靠你撑着呢,你倒下了,儿媳妇咋办啊?”8月9日,鼓楼区五一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张广慧和西苑社区主任严立红来到王素香老人家里看望,帮助她解决家庭困难。记者了解到,王素香家的情况比较特殊。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林坤元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不但将“黄溪白酒”打造成闻名川内外的品牌,还在高坪卫东桥建亚雄酒业、办黄溪养猪场,在巴中、广东汕头市、潮州市等地开办10多家酒厂和门店,让濒临倒闭的阙家酒厂起死回生、重现辉煌。
追踪2 《澄迈10岁“黑户”男童与爷爷相依为命》 (详见本报4月15日5版)□记者 贾磊 本报讯 “孩子10岁了还没能上户口,成了‘黑户’,真可怜。”昨日,海口市民王女士打进本报新闻热线表示,愿捐助小飞500元。
爱东营讯“太感谢了,有了大家的帮助,我们爷孙俩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近日,在广饶县陈官镇董庄村边缘困境儿童天天(化名)家中,村居儿童主任李海玲将500元慈善救助一次性生活补助金交到了天天爷爷手中。握着这笔钱,天天爷爷激动地说道。天天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
一位已退休五年的老同事终于熬到老伴儿退休。两个人早就计划好,退休后一起周游各地。可就在年前,婆婆脑梗不能自理。儿媳又怀孕,今年家里有望填一只小虎仔。喜忧参半,这下子老两口犯了难。老同事的老伴儿是家中独子,有两个姐姐早年就远嫁他乡。公公去世后,婆婆一直和他们一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