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光是小孩子,大人也是不建议掏耳朵的,但很多大人有自己掏耳朵的能力,而且掏耳朵的过程会很舒服,所以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一是不要频繁掏,两周掏一次就可以了。掏耳朵这事跟挖鼻孔一样,也是会上瘾的,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手。
生活中,掏耳朵是个司空见惯、老少皆知的小事情。那么,到底需不需要掏耳朵,怎样掏耳朵呢?外耳道是外耳的一部分,是一个略带弯曲的通道,长2.5~3.5厘米,位于人体头颅中部的下方两侧,从外耳道口向头颅中部延伸止于鼓膜,就像一条死胡同。
近段时间以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便收治了许多有以上经历的耳病患者。耳屎又叫耵聍,是外耳道软骨皮肤上分泌出来的淡黄色物质,它在外耳道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可以滋润耳道皮肤上的细毛,还能抵挡外界的尘埃和细菌。
我们常说的耳屎,又叫耵聍,它其实是由我们耳道皮肤腺体自行分泌出来的一种淡黄色的蜡质分泌物,主要成分是脂质。耳屎可以保护我们的耳朵耳屎对我们耳道皮肤起到保湿作用,避免因为干燥出现耳痒;还可以发挥过滤作用,帮助阻挡沙石、灰尘、细菌等其它异物进入耳朵深处,损伤耳朵。
导语最近经常有碰到家长给小朋友掏耳朵,家长看到宝宝耳道里有耳屎,就想去掏,以为“耳道有耳屎就会影响听力,越干净越好...”。不少情况下出现耳道壁损伤,甚至鼓膜穿孔的病例。近期接到咨询的家长传的图片,掏耳朵出现耳痛,到当地医院就诊,耳镜报告显示右侧鼓膜穿孔。
有一种爽叫在耳朵里挖呀挖呀挖还有一种更爽的叫掏出耳朵里的陈年耳屎你是不是没事也爱掏耳朵?耳朵痒都是耳屎在作祟吗?……掏耳朵只是一时爽其实背后暗藏着好多危险今天(6月9日)#没想到耳屎竟然会越掏越多#上热搜没想到吧怎么会这样呢?
很多人闲来无事便喜欢掏耳朵,甚至掏耳朵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外耳道中的耵聍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可对外耳道起到保护的作用,当空气中灰尘进入耳道时,耵聍就可以粘住它,还可以把一些小虫子阻挡在耳道外,所以建议大家不要经常掏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