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铭文,学者主要参考《国语·周语下》,来作为释译依据。原文如下:曾侯乙编钟之释,名词主要见于五音十二律吕:1、五(音)阶宫、商、角、徵、羽《礼记·乐记》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怙懘之音矣。
作者简介:石佛昝,盛世收藏论坛“青铜艺术”版块资深会员,2007年注册为盛世收藏用户。楚王酓章镈钟战国早期,通高92.5厘米,钮高26厘米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一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楚王酓章镈钟体扁近于椭圆,口平,钮饰为两对蟠龙对峙,其下一对回首卷尾,其上一对引颈对衔。
国博珍贵拓片毛公鼎全形拓片西周早期厚趠方鼎西周早期 扬方鼎西周早期 征人鼎西周中晚期 噩侯御方鼎西周晚期 毛公鼎西周晚期 小子鼎殷 小子簋西周早期 仲簋西周早期 天亡簋西周中期 己(纪)侯簋西周中期 录作辛公簋西周晚期 颂簋盖西周晚期 君夫簋西周晚期 函皇父簋西周晚期 师害簋西周
探寻蜜泉湖,需沿着弯弯曲曲的山径小路,几经颠簸盘旋,才得以走进这个远离尘嚣的湖。蜜泉湖坐落在长江南岸、县城西南六公里处,官桥、高铁、鱼岳三镇之间,为县境内较大湖泊。 幽静的蜜泉湖,山清水秀。东、南、西三面均系山丘环绕,北为江流淤积平原。
来源:【荆州日报】熊渠是“不服周”的始作俑者。《史记·楚世家》载:“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