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铡美案》中“闯宫”一场,秦香莲面对忘恩负义的陈世美,十分愤恨,但他毕竟是自己的丈夫,念起十五载的夫妻之情,内心又非常痛苦,人物的感情是很复杂的,分寸也不好掌握,加之唱腔设置比较零碎,不集中,演唱时,演员的感情容易中断。
郭明霞:女,汉族,生于1938年7月5日,卒于1999年10月2日。她的故乡在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邓家塬村。家里贫苦,父母亲是农民。14岁时,通过考试进入咸阳市剧团学戏。拜师杨安民,田寿易。,学习成绩扎实,练功辛勤刻苦。
适才间大嫂对我言五典坡来了一位长官叫列位大嫂等等我问讯一毕一同还昨夜晚做梦真稀罕我梦见平郎回窑院梦醒来原是南柯梦放大声哭奔五更天手提衣来上坡礆见一位军爷在面前雁毡大帽头上按身穿一领黄鹤衫前容儿未曾瞧得见后影儿好像奴夫还我有心上前把夫认倒退一步心自参丞相家女儿甚是贤躲躲人儿理当然不
郭明霞1953年到咸阳人民剧团师从惠济民等前辈学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她运用共鸣和新发声方法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弹颤音发声行腔方法,唱腔吐字清晰,旋律优美,形成了纯朴含蓄、意境深远的艺术风格,善于以声传情,重视塑造人物。
初秋的咸阳湖碧波荡漾,桂花的芬芳浸润在空气中,走进湖畔一处幽静的小区,敲开房门,一位老人从沙发上站立起来。“王老师,您好!我是陕西戏曲广播秦越,我们来看看您!”我笑着迎上前去。“秦越好!我常听你的节目,今天可算见到真人了,你们快坐。”老人非常高兴。
秦腔缘文/小爱如果说,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而爱上一个人,那么,就因艺术家郭明霞的《赶坡》“昨夜晚做梦真稀罕,我梦见平郎回窑院,猛醒来原是南柯梦,放大声哭奔五更天……″唱腔与旋律不经意间触动了我,让灵魂为之一激灵,唤醒了内心深处对秦腔的情愫,慢慢地由最初的喜欢演变到深深地爱上秦腔
1989年首次评定的秦腔国家一、二级演员名录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任哲中、马兰鱼、贠宗汉、段林菊、郝彩凤、马友仙;西安易俗社:宋上华、肖若兰、全巧民、张咏华;西安市秦腔一团:王玉琴、刘茹慧;西安市秦腔二团:王辅生、肖玉玲;西安市五一剧团:李爱琴;咸阳市人民剧团:郭明霞;宝鸡
闲 话 秦 腔文/籁石癫人一、什么是秦腔字典里的解释:“也叫陕西梆子,西安梆子。戏曲剧种,流行于西北地区。明代中叶以前在陕西、甘肃一带民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演变发展而成。是梆子腔系统中历史比较悠久的剧种,音调激越高亢”。西北地区辽阔广大,即使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方言口语也差异甚大。
提起秦腔经典剧目《三滴血》,那声音,那唱腔,浸透着人杰地灵的三秦大地,挟裹着八百里秦川的滚滚雄风,犹如泱泱渭河之水扑面而来,经过历史的洗涤,飘荡在世世代代热爱黄土地的人们的心中,飘荡在这块雄浑古老的土地上,飘荡在千年历史文化的血脉里,一部《三滴血》早已成为陕西的精神文化符号,它那
张兴周,原名张兴洲,蓝田县史家寨人。1954年,经人介绍进入周至县新兴剧团,后更名周至县剧团。有一天,咸阳人民剧团郭明霞带队慰问民工,上山途中,一名演员不幸把脚扭伤,当晚演出《龙江颂》,在《抢救》这场戏里,这个演员要有20多个小翻,为此,郭明霞请求换戏。
《断桥》这出戏,是我和姐姐马友仙的看家戏。我们姐妹共同使用一个唱本,但是我没有拘泥和因袭她的表演技巧。我认为仅仅踏着前辈艺术家的路子,简单地模仿姐姐的一招一式,将被沦为一个一般的艺匠,而不是一个好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