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从小都会有个参照物,名叫“别人家的孩子”,等到自己成为了父母,也还是会忍不住的将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比着比着,就心里开放发虚了,怎么别人家的孩子一岁不到就试探着走路了,自己家已经一岁半了还不会走路,于是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发育迟缓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宝宝什么时候开始走路”、“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学会说话”,成为了七大姑八大姨们用放大镜来看的焦点,好像那些越早学会走路的孩子,就是越聪明、越强壮的。但实际上,宝宝的发育是需要一定的过程中,强行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走路,反而有弊无利。
Jenni OG, Chaouch A, Caflisch J, Rousson V. Infant motor milestones: poor predictive value for outcome of healthy children. Acta Paediatr. 2013 Apr;
相关数据表明,关于咨询走路姿态的问题,至少每天有5到10例,绝大多数宝妈表示不能判断孩子走路的姿态是否正确。孩子与孩子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很多孩子出生之后,随着时间不断的成长,有的孩子会出现走路比较早的现象;但是有一些孩子就会比较晚,家长们会拿这件事来衡量孩子自身的智商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小区众大妈的讨论:"你家孩子真棒,这么早就学会走路了,以后肯定是干大事的!""才八个月大就会走路了,你家孩子真是个小天才!"在生活中,我们也看到很多家长牵着八九个月大的孩子,练习走路。
公公婆婆就说我儿子是ruo zhi,后来两个孩子一起上学,一直到初中毕业都是同一个班,我儿子从小班到初中都是前三名,侄子小学是中上水平,初中是倒数,初中毕业600分满分,我儿子考了529分进县一中读高中,侄子考了288分回家务农。
我是“阿拉是糖糖”,一名沪漂宝妈,点击上方关注,分享育儿和生活感悟。带孩子去公园玩,有很多刚会走路的孩子在踉踉跄跄的学走路。有些父母生怕孩子会跌倒压根不敢放手,有些父母会在一旁看着孩子走,孩子跌倒了再过来抱起。公园里的宝妈凑在一起,聊得无非也是孩子的成长、发育的一些事。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男孩走路晚和认知延迟若同时发生,或许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的预示信号。孩子正常学会走路的时间一般为9-16个月,超出这一时间后还没开始走路,家长就需要引起警惕了。研究结果发表于《儿科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