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的美人计——导致孔子颠沛流离14年的直接原因后人对孔子的整体印象,当今文化超男易中天作了一个很好的概括:“然而孔子的问题也不少。同样众所周知的是,孔子生前并不得志。他东奔西走,四处碰壁;栖栖皇皇,一无所获;哀哀如失群之燕,累累若丧家之狗。
子都是春秋时期郑国人,本名叫做公孙阏,不仅生得貌美还有一身的武艺,能征善射并因此成为了郑庄公的大夫。此外,他的容貌之美不仅震动了当时的统治阶层,更加得到了众多女子的追捧。因此,《诗经》有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春天年年归去,亦年年归来。淄水两岸的桑林中,依然不见娇女艳妇的身影,依然不闻那柔媚软绵的歌声。而齐桓公的后宫里,美女的倩影更多于往年,柔媚绵软的歌声也彻夜不停。鲁、卫、曹、陈、蔡、邾等国,纷纷将国中佳丽作为新年的贺礼,送到齐宫之内。
在管仲和鲍叔牙相见的同一时刻,齐桓公也见到了爱他如父母般的竖刁。他面黄肌瘦,果然病得奄奄一息,被太监们放在一个大竹筐里,抬进了后殿。“小臣今日见到……见到主公,纵然身死,也可瞑目矣。”竖刁趴在地上,喘息着说道,泪流满面。
—前411年 11田悼子 前410年—前405年 6 12 齐太公 和 前404年—前384年 21 前391年,自立为齐君,放逐齐康公2、作为诸侯的田齐次序 谥号 名 在位时间 年数 备注1 齐太公 和 前404年—前384年 21 前386年,被周安王列为诸侯2 齐侯剡 剡
孔子《论语》传(版权所有)第六章 齐国内乱王封臣 著三、齐之殇-国君给大臣戴绿帽“有大志”的崔杼掌握了齐国的国政。可惜的是,他遇到了一个精力过于旺盛的齐庄公。于是,君臣一场悲剧又因为一个美女而开幕了。在齐国有一个被称为棠公的贵族,他娶了个老婆叫东郭姜。
博物馆的二楼,有个齐文化廉政教育基地,让人大开眼界,单一个“廉”字,其从古到今的写法就有几百种之多,很多内容陈列既古老又现代。现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经常用到“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这两个词,但如果问:这两个词来源自哪里?恐怕很多人就答不出。估计很多人会说这两个词应该是现代词,因为报告和会议中,经常出现“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还有人可能会想,这两个词也许来自西方。实际上,“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是两个彻彻底底的中国词汇。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是春秋早期齐国名相管仲。《管子》“霸言”篇,记述了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提出“以民为本”思想的,是春秋末期的晏婴。
养生与治国一理战国时期,出现了将养生与治国联系起来的说法,并强调治国始于治身。这种观点在齐国特为流行,成为黄老学说的思想渊源之一。与其他学说的主张不同,黄老之道强调统治者首先要学会协调自己的身体与自然的关系,进而才可能掌握统御天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