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三味散结的中药。冷背药材品种繁多,藏龙卧虎于民间,是对常用药材不可或缺的补充。但它们不常用或用量小,保存起来不易,药店里常常难见。但如果制作成中成药,不仅保存不成问题,更因配伍运用使药效得到提升,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服用。
瘰疬是中医术语,现代多指发生于颈部或耳后的淋巴结慢性感染性疾病,中医治疗痰核瘰疬的主方是消瘰丸,该方由元参、煅牡蛎和贝母三味药组成,主要功效是清热化痰,软坚散结,主治痰核瘰疬,颈、腋等处肿核坚硬,或单个发生,或累累成串,不红不疼,久久不消者。
现如今的社会,很多人都很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都会定期地给身体做一个体检,可每当检查结果出来的时候,总是不尽人意,被医生告知不是这里长了结节,就是那里长了增生,心里就会各种担心受怕,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这些增生、结节、囊肿大多都是良性的,今天贾医生就来告诉你答案,教你用一个方子来化解。
大家好,我是中医杜医生,大多数息肉和囊肿,都和湿热有着密切关系。现如今,很多人也都是湿热体质。如果平时经常感到口苦,观察舌苔发现黄腻,小便颜色发黄,那么这很可能就是体内有湿热的表现。今天给大家说一个只要3味药就能去湿热的小方子。先说说湿热到底是怎么来的?
消瘰丸出自于《医学心悟》(清•程国彭)“瘰疬者,肝病也。肝主筋,肝经血燥有火,则筋急而生瘰。瘰多生于耳前后者,肝之部位也。其初起即宜消瘰丸消散之”。消瘰丸由玄参、牡蛎、贝母组成。消瘰丸具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的作用,用于治疗瘰疬、痰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