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游在学生群体中风靡其中,“小马宝莉卡”更是深受未成年群体的喜爱近日,全国各地市警方发出预警有骗子针对未成年人对卡片的喜爱利用集卡实施诈骗6月底,杭州一15岁初中生然然(化名)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一条信息:高考结束后退出圈子,每位留言的人将免费获得3张小马宝莉卡片。
来源:特区新闻广场最近,许多中、小学生都迷上了集“小马宝莉”卡,为了收集各种不同等级的卡牌,孩子们是想尽办法,这也被一些不法分子给盯上了,这不,高一学生小颜就因为这“小马宝莉”卡,被骗了十多万元。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江景轩 记者 顾元森)9月23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江北新区警方了解到,近日一名网友联系高中生小张,称想买她手中的“小马宝莉卡”。对方以收手续费、刷流水等名义让小张转账,最终小张意识到受骗后报了警,目前警方已开展调查。
来源:台海网7月1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洪恒亮/文 杨希/漫画) 暑假来啦!同学们喜大普奔,而骗子们也蠢蠢欲动,摩拳擦掌精心编织一个个充满诱惑力的陷阱来等着学生群体上当。厦门警方统计,每年暑期都是针对学生诈骗的高发期。
扬子晚报网9月23日讯(通讯员 江景轩 记者 梅建明)家住南京江北的高中生小张,平时爱好收集“小马宝莉卡”,偶尔也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收藏。前不久,她收到一条私信,网友“莉莉”称很喜欢她分享的一张卡,想买下来。没想到自己收集的卡片还能卖钱,小张便添加了对方好友,商讨出售价格。
今年6月,杭州市公安局接到一名家长报警,自己银行卡莫名支出1万多元,调取消费清单发现,原来是10岁的女儿在网上高价出售“小马宝莉”的卡牌,结果被对方骗去了1万多元。除了打着“高价收卡”旗号,还有一些不法分子更是直接以“免费送卡”来引诱受害者受骗。
暑假大好时光,孩子们探索世界、享受生活,但千万别让孩子彻底“放飞”。犯罪分子以“免费赠送卡片或领取游戏皮肤”“低价出售卡片”“包含明星社交账号的视频”等噱头为诱饵,诱导青少年添加社交账号,以各类话术恐吓操控未成年人配合转账。来看以下案例。听说过小马宝莉卡吗?免费送卡你想要吗?
#高中生交易小马宝莉卡落诈骗圈套# #150元收小马宝莉卡转眼骗走60##提高警惕防诈骗#南京的高中生小张平时爱好收集小马宝莉卡,偶尔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收藏。不久前,她收到一个叫莉莉的网友私信,称想以150元买下其中一张卡,并发来交易平台的链接。
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最近,动画《小马宝莉》的收藏卡牌火了,得到许多小朋友的青睐。为了鼓励孩子学习,广州市民黎先生在网店购买了一盒小马宝莉辉月卡,收到后却发现和线下商店购买的大有不同。没有包装盒,没有包装袋,卡片上的文字印刷也不整齐,字体模糊。
最近,一股收集“小马宝莉”卡片的风潮开始在全国流行,精美的外观、精心设计的抽盲盒玩法,搭配网络直播营销和黄牛炒作等刺激,让不少学生沉迷卡牌无法自拔,动辄花费数百元甚至数千元购买,甚至出现单张卡牌被炒至20万元的惊人价格,更有不法分子打着“小马宝莉”卡实施诈骗,不少孩子被骗千元甚至
来源:南京日报 《小马宝莉》动画深受青少年喜爱周边产品“小马宝莉”卡片也成为中小学生眼中的“宝贝”很多稀有卡片炙手可热、一卡难求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小马宝莉》的火爆让诈骗分子将犯罪目光逐渐转向了青少年群体南京近期发生多起关于“小马宝莉”卡的骗局受害者几乎都是未成年人损失从几千到数万
前段时间,总台记者调查发现多地存在中小学生买“小马宝莉”卡牌的乱象,有网络商家并未设置购买门槛,导致有些未成年人在网络平台上花费上万元买卡、拆卡。节目播出后,不少网友认为,应加强直播平台和市场监管,而家长也应多关注自己的孩子。一段时间过去了,这些乱象还存在吗?
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明明打算标价140元出售卡牌,反而被骗8万多?不知道是骗子太高明,还是这名13岁的小女孩太大意。(8月25日央视新闻)相关视频截图近期,不少中小学生大量购买一种卡牌盲盒。盲盒里的卡牌样式、花色决定了它在二手市场的交易价格,最高能达到十几万元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