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太岁头上动土”一词,现在表示某人做了某事大不敬,自不量力,有点找死的意思,那么这个成语究竟语出何处呢?这里还要仔细介绍一下。关于太岁,太岁(又称太阴、岁阴)是中国古代天文和占星术中虚拟的一颗与岁星(木星)相对并相反运行的星,随着岁月的流逝,后被演化成一种神祇信仰。
我们常说“太岁头上动土”,用来表示触犯某种忌讳。从字面上来看,这个说法很容易让我们认为,太岁是某种地下的神秘力量——如果动土建造的区域正好位于地下太岁的头上,人就会遭殃。所以我们常常会在新闻里面看到某人在某地挖到了“太岁”——这些“太岁”,有人说是肉灵芝,也有人说是细菌的复合体。
太岁头上为什么就不能动土?我们在生活中,说某人敢于冲撞比自己厉害的人,或拿一般人都要敬畏的人开刀,叫"太岁头上动土",或者叫"犯了太岁",那么,"太岁"是什么?为什么他的头上就不能动土(造屋、修坟、开河之类)?
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太岁”被神化,成了神的名字,且是众神之魁,太岁神在地,与天上的岁星相应而行,它在中国传统的“择吉术”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迁徙、嫁娶、动土等都要躲避太岁的方位,不然就要遭受祸害,所以平常都用“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木星在黄道附近天空自西向东十二年运行一周天,每年经过十二次中的一个星次。因此,木星又被称为岁星,而据木星经过的星次用以纪年的方法法被称为岁星纪年。由于木星是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而十二辰(支)的运行是自东向西顺时针旋转,因此岁星纪年在实际运用中很不方便。
太岁在道教中是凶神,又称岁神、岁阴、太阴、太岁星君、顺星,按照天干地支纪年法,60年一循环,每年都有太岁做值年神,太岁是天上的木星,其恒星周期约12年,这也是“岁星”纪年法的由来之一,其中干支纪年由战国时代的太岁纪年法演变而来。
今晚就是除夕夜了,在此,先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在即将到来的虎年虎虎生威,阖家团圆,幸福安康!岁末年初,祈福应该是大家必不可少的活动,也许你早就从老人们口中听到过“太岁”这个词,那么“太岁”究竟是什么呢?
197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元大都考古队发表《元大都的勘查和发掘》一文,指出元大都全城的中轴线也就是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经过钻探,在景山以北发现的一段南北向道路遗迹,宽达28米,即是元大都中轴线上大道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