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前夕,“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2025年春节成为首个“非遗版”春节。但不可否认的是,坊间流传多年的“年味变淡论”仍在发酵,“过年没意思”是不少人的口头禅。年味真是变淡了吗?过年,到底还有没有意思?
2015年行将结束,每一次辞旧迎新,我们内心会蹦跶出好多个改写人生的愿望:减肥!戒烟!读很多书!却只有10%的人能真正坚持实现(多么科研而冷酷的味道)。我们从心理成长出发,送你一些永不过时的新年建议,把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你就是什么。
新华网记者 李洁琼“新春战袍”,是很多人返乡过年的必备之物。过年讲究“穿新衣、戴新帽”。羽绒服搭配马面裙、泡泡袖旗袍搭中式马甲、盘扣上衣配百褶裙……今年春节,中国风的“新春战袍”成为潮流,“穿汉服过新年”成为一种新风尚。汉服中的马面裙无疑是众多“战袍”中的“抢手货”。
文/七月长安01.多年以后,但凡一有鞭炮声响,就会回忆起小时候过年时的场景。70后的我们,拥有了最有年味的童年,连同空气中都洋溢着别样的喜庆,相比现在,年味越来越淡,过年似乎和平常没有太大的区别,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早已经销声匿迹,大街小巷再也寻不回曾经的踪影。
群星荟萃、王炸来袭!2024北京台春晚节目单正式公布。今年北京台春晚有哪些看点?哪些明星将登台献艺?备受观众期待的语言类节目有什么?抢先了解>>>2024北京台春晚节目单。图/北京台春晚官方微博剧透来了,2024北京台春晚有哪些看点?
看似微不足道的浪费,不仅消耗社会资源,对民风也是一种误导。社会的进步,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增长,更应该有精神文明的进步。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以“过个节俭年”为荣,并以今年春节为契机和起点,把节俭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体现于“过年”的点点滴滴,践行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袁浩又是一年春节到。
□彭恒礼春节,古称元旦、元日、元正、新年,是以辞旧迎新为主题的传统佳节。“春节”作为正式名称出现较晚,1913年袁世凯北洋政府率先在公文中用这一概念取代农历元旦,逐渐流行开来。春节习俗至迟在汉代已出现,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正月初一,人们“躬率妻孥,洁祀祖祢”。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你还会坚持过年的传统习俗吗?你看重哪些过年的“仪式感”?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3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4.1%的受访青年会坚持过年的传统习俗,76.
来源:【华声在线】文/图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龙思言近几年,年轻人过年最重要的造型莫过于“三件套”:美甲、美睫和美发。还剩20多天来“备战”的你想要如何美美地过新年?1月3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来看看今年的流行趋势。【美甲】挑金色与红色,好看又吉利经典的红色依旧是过年的主流。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公众的拜年方式也在与时俱进。从最早的电话、短信拜年,到微信、微博拜年,几乎每个春节都会流行一种新的拜年方式。毫无疑问,2016春节依然会流行“红包拜年”。与之相对应的是,商家的磨刀霍霍,“支付宝成为春晚唯一互动合作伙伴,除夕夜将狂发上亿元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