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18日讯国铁集团货运部主任赵峻今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国内企业全面复产复工,中欧班列去程货源总体较充足,但近期受欧洲疫情影响,相关国家和地区实施了较严格的防疫措施,班列到达欧洲后公路分拨配送迟缓,部分工厂停工停产,员工放假轮休,口岸通关能力有所下降
但从近期来看,受欧洲疫情的影响,相关国家和地区实施了一些比较严格的防疫措施,班列到达欧洲以后,公路分拨配送有所迟缓,部分工厂有停工停产的情况,员工放假轮休,口岸的通关能力有所下降,整个货物的运输时效比平时有所延长,回程货源需求也有所下降,导致整个中欧班列双向运输有不均衡的情况产生
会上,国铁集团货运部主任赵峻指出,受欧洲疫情的影响,相关国家和地区实施了一些比较严格的防疫措施,中欧班列到达欧洲以后,公路分拨配送有所迟缓,部分工厂有停工停产的情况,员工放假轮休,口岸的通关能力有所下降。
今年以来,逆疫驰骋的中欧班列在空运、海运因疫情频繁受挫的情况下,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一匹黑马。然而,临近年末,中欧班列却频频遭遇“甜蜜的烦恼”。“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口岸的汽车与火车都乱成一锅粥了。”近日,一位货代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很多司机已经准备在口岸过新年了。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 红海局势持续紧张,打乱了亚欧之间最重要的海运航线,给欧洲供应链带来挑战。为避开也门胡塞武装的袭击,去年底以来,全球主要航运公司纷纷避开红海,绕道非洲好望角,海运成本和运输时间大幅提升。
原标题:地缘冲突持续,中欧班列破阻前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运送货物超455万标箱,货值达2400亿美元,通达欧洲23个国家180个城市,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今年以来,受外贸进出口增长和海运通道受阻等多重因素影响,中欧班列需求强劲,前四个月开行数量和货物发送量持续增长。国铁集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6184列,发送货物67.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和11%。
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我国外贸出口回升,中欧班列自5月开始量价齐涨,8月数据也显示,各大平台班列价格继续普遍上调。与此同时,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也较2023年提前19天破万列。那么,在运价连涨4个月,并且海运出现一定缓解的背景下,后续中欧班列有哪些新趋势?
进入5月,中欧班列开始大幅提价,各班列公司欧线价格已经上涨10%~20%。“中欧班列最近欧线的货量在逐步回升,特别是‘五一’过后,即期市场运价一直在涨,有些线路报价在9000美元以上了,上一周(5月13日~19日)大部分平台都在调整订舱价格,涨幅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