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寒流袭来,南方省份遭遇入冬以来最大降雪。如此寒冷的冬天,很多人几乎感觉回到了2008年。这个冬天的寒冷确实可以与2008年相媲美。这样寒冷的夜晚,恐怕只有北方人才能享受到暖气,而南方群众只能使用空调。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古代皇帝是如何在没有暖气、空调的情况下度过寒冷的冬天的。
在古代,冬日即将来临时,古人会先画一棵梅树,梅树分九根枝杈,每根枝杈开九朵梅花,从冬至开始,一天点一朵梅花,按照当天的阴晴雨雪,用不同的颜色点梅花,等到梅花悉数绽放时,冬天也就过去了,推开窗,春回大地…
时值冬日,你可曾好奇,在没有现代科技的古代,古人如何抵御严寒?今天让我们一探究竟,解锁古人防寒保暖“秘籍”→第一招:御寒衣物 古人也有潮流穿搭?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馆长王江介绍,人类最早用来保暖的“冬装”主要由兽皮制成。
你知道古人过冬都通过哪些方式取暖吗?2500多年前我国就有青铜材质的炭盆,在炭盆里生火便于控制火势的大小,燃烧产生的灰也方便清理。外出时,机智的古人还发明了手炉、汤婆子等,就像现在的热水袋一样,把它们拿在手上,驱散寒冷。
自古以来,女性在不同时期所遭受的苦难和地位的沉浮,就像一面明镜,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性光辉。回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专制压迫的封建社会,女性处于非常卑微和无助的境地,她们的基本人权和尊严常常遭到凌辱和践踏。曾几何时,贵族权贵将女性视为私有物品,任意摆布和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