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回家发现妈妈为微短剧付费越来越多,最近半年保持着6000元/月的付费频率”。近日,有消费者向红星资本局爆料称,当下大火的微短剧存在诱导付费、收费金额高和重复收费等乱象。其家人为了追剧疯狂“氪金”,陆陆续续充值了4万元。
“智商负一百,快乐正一万”剧情快节奏、夸张甚至略带狗血的微型连续剧如今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有新剧推出24小时充值竟超千万各互联网平台也纷纷积极布局微短剧但在“购销两旺”的大好形势下不少网民也吐槽收费有些高,收费有陷阱吃相不好看......01 火爆!
“放假回家发现妈妈为微短剧付费越来越多,最近半年保持着6000元/月的付费频率”。近日,有消费者向红星资本局爆料称,当下大火的微短剧存在诱导付费、收费金额高和重复收费等乱象。其家人为了追剧疯狂“氪金”,陆陆续续充值了4万元。
近日,有消费者向红星资本局爆料称,当下大火的微短剧存在诱导付费、收费金额高和重复收费等乱象。红星资本局发现,微短剧播放平台多,如抖音、快手、微信小程序等,而平台之间又相互引流、跳转,再加上收费方式多样,导致微短剧的付费乱象频频出现,尤其是对网络环境不太熟悉的老年人,容易遭遇微短剧付费陷阱。
央广网南京9月11日消息(记者王姝姝)你为微短剧付过钱吗?近日,“超六成消费者为微短剧付费”话题登上热搜。江苏省消保委针对微短剧存在的问题委托第三方开展消费调查,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线下体验调查和业内人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累计收到有效调查问卷样本8819份。
“放假回家发现妈妈为微短剧付费越来越多,最近半年保持着6000元/月的付费频率”。近日,有消费者向红星资本局爆料称,当下大火的微短剧存在诱导付费、收费金额高和重复收费等乱象。其家人为了追剧疯狂“氪金”,陆陆续续充值了4万元。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几分钟一集、上百集一部,15秒一个反转,30秒一个推进,最后10秒再留个悬念,微短剧凭借“跌宕起伏”的剧情,刺激着观众的“多巴胺”。与长视频不同,大量微短剧采用的是付费订阅的模式,类似于网上连载的小说、漫画。这类剧集需付费观看,而且往往价格不菲。
央广网北京4月2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任梦岩 江西台记者王欢)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5秒一个“包袱”,30秒一个“反转”,将几十分钟的剧情浓缩在几分钟的剧集里,微短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吸引着观众,其中还包括很多老年人。
来源:【紫金山新闻】反转,反转,再反转,在剧情快速反转中,一批节奏快、制作精良的爆款微短剧让众多用户欲罢不能,每集最后几秒留下的悬念更是让一些用户马上“解锁充值”“购买会员”看全剧,冷静下来才发现可能落入了部分微短剧五花八门的充值套路。
近段时间,微短剧凭借时长短、节奏快、剧情紧凑吸引了许多观众。然而,不少微短剧需要充值会员或付费购买才能观看全部内容。有读者反映自己为看微短剧莫名其妙就付了费,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因为不熟悉电子支付,不知不觉就支付了高额费用。上海静安区的陈女士退休在家,常常拿着手机看微短剧。
没想到,一些人刚愁完孩子沉迷游戏,又开始愁父母沉迷微短剧。据媒体报道,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父母的微短剧订单,订单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甚至还有网友发帖求助,家里老人平均每个月都要充值6000元左右,累计下来竟有4万多元。
几分钟一集、上百集一部,15秒一个反转,30秒一个推进,最后10秒再留个悬念,微短剧凭借“跌宕起伏”的剧情,刺激着观众的“多巴胺”。与长视频不同,大量微短剧采用的是付费订阅的模式,类似于网上连载的小说、漫画。这类剧集需付费观看,而且往往价格不菲。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实习生 袁梦馨一段长达六七分钟的微短剧,前面一分钟可以免费观看,后面几分钟则是要付费订阅。随着短剧的火热,一些围绕短剧付费引发的问题也开始出现。“我妈在短剧平台前前后后付费了2万多,应该怎么追回啊?”14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父母在微短剧平台充值截图。
几分钟一集、上百集一部,15秒一个反转,30秒一个推进,最后10秒再留个悬念,微短剧凭借“跌宕起伏”的剧情,刺激着观众的“多巴胺”。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超10亿,其中市场规模超300亿元、日付费高达6000万元的微短剧正成为网络视频的新宠。
近段时间,微短剧凭借时长短、节奏快、剧情紧凑吸引了许多观众。然而,不少微短剧需要充值会员或付费购买才能观看全部内容。有读者反映自己为看微短剧莫名其妙就付了费,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因为不熟悉电子支付,不知不觉就支付了高额费用。上海静安区的陈女士退休在家,常常拿着手机看微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