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芷江机场,一小部分面积现在作为新芷江机场使用,余下大部分成了一片空地,只停放了一架破烂的飞机模型)(芷江飞虎队纪念馆内,有一整面“英烈墙”,刻着为中国抗战胜利献出生命的近2000多位外国友人的名字)(“英烈墙”上,有的英烈姓名不详,只得以问号代替)《最后的胜利》系列报
战役名称:湘西大会战。因主战场位于今湖南怀化、邵阳两市雪峰山附近,故又称雪峰山战役。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称芷江作战时间:1945年4月9日—6月7日地点:湖南西部,战线长达200余公里。
4月17日,位于湖南怀化芷江侗族自治县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首次公布一组展现日本投降这一历史事件的彩照。这组照片由当年美国飞虎队通讯兵约瑟夫·德拍摄。约瑟夫·德仍然在世,现年89岁,居住在美国波士顿。
8月15日,位于湖南怀化芷江侗族自治县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公布一段纪录片视频,完整再现了1945年8月21日-23日日军代表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乞降的场景。视频(原版无声)↓↓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停战诏书》。
之后的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这一刻,正义战胜了邪恶,光明战胜了黑暗。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芷江”这个地名,很多人都很好奇,当年日军受降洽降地为什么在这里呢?神秘的“前进机场”
修建芷江机场资料照片复修后的受降纪念坊杨志东摄芷江,湘西边城,因屈原《楚辞》中的“沅有芷兮澧有兰”而得名。1945年8月21日,日本降使今井武夫一行飞抵芷江,交出百万侵华日军兵力分布图,并签字接受关于日本投降详细命令备忘录,芷江从此以“胜利之城,英雄之城”而闻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