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4月24日讯给岳母按摩、喂饭……几个动作下来,他已满头大汗,而这看似简单的动作,他已经重复了42年。每天,他亲力亲为,用朴实的行动诠释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用真情感动着左邻右舍。他就是泰安市宁阳县东庄镇南故城村村民贾广明。65岁的他,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何为“百善孝为先”。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他是亲友眼中的好女婿,二十多年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岳母,成就了一段孝老爱亲的佳话;他是同事眼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干部。他是黄远兴,国家税务总局汉中市税务局财务管理科科长。2022年,他荣登中央文明办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5年前,即将结婚的女友因心脏病突然去世,郝忠阔这个朴实的山东小伙儿就担任起了照顾女友父母的责任,这一晃五年就过去了。人常说“女婿半个儿”,这个“未过门”的女婿就像一缕阳光照进了这个阴霾的家,晒暖了“妈妈 ”董惠芬的心。
2013年,岳母突然中风,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吃饭、穿衣、上厕所,都要靠潘国平来帮。细心的他边学边做,把老人照顾得非常周到红网长沙县站7月14日讯(分站记者 陈登辉)民间有句俗语为“久病床前无孝子”。年老体弱的父母常年卧病在床,即便是亲生子女,都有厌烦抱怨者,有的甚至一走了之。
邢广州在给岳母扇扇子听说记者要找邢广州,老城区道北路办事处建华社区周围的居民纷纷围了过来说,邢广州作为一个“养女婿”,10年来独自照顾岳母,做了亲生儿子所做的一切,甚至超过亲生儿子,这份朴实而深沉的爱,让人肃然起敬。
都说养儿防老,很多老一辈的人都认为只有儿子才会给自己养老,其实女儿女婿也一样会孝顺父母,儿女们用心照顾父母,总想给他们更好更幸福的晚年生活,可父母心里也要有一杆秤,不管是儿子儿媳还是女儿女婿,都应该做到不偏心,公平公正对待,这样才不会寒了儿女们的心。
(速新闻记者 孙军贤)今年60岁的王连营, 1982年与睢宁县沙集镇沙集村朱翠侠结婚。由于岳母不能生育,作为养女的妻子胜似亲生女儿。1998年,岳父因病去世,考虑到岳母年纪已大,于是将沙克英接进城和他们一家生活在一起。
极目新闻记者王峻 通讯员戴立媛 刘琪俗话说“一个好婿半个儿”,家住武汉市汉阳区鹦鹉街瓜堤社区的曾祥元让105岁的岳母车碧桃感受到“女婿胜似亲儿”。他45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照料多病的岳母,用朴实的情感和持久的责任心,书写了一个大大的“孝”字。
在宁阳县东庄镇南故城村里,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位老人背着另一位消瘦的老人在村子附件广场散步,不知情的人都以为这是儿子侍候自己的母亲,可事实却是65岁的女婿照顾90岁的岳母。女婿贾广明照顾岳母已经40余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