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为了配合在缅甸的英军作战以及保住中国为数不多的外援通道,蒋介石派出了一支由参谋长史迪威和司令官罗卓英指挥的10余万部队入缅作战,史称中国远征军。杜聿明、黄琪翔、孙立人、郑洞国、戴安澜,远征军中豪杰如云,他们只有一个目的保住滇缅公路。
中新网昆明3月3日电(记者 缪超)“在场的有没有我的导游同行?”3月2日,“重返滇缅战场,讲好云南故事”大型公益讲座在云南昆明抗战胜利纪念堂举行。云南导游尹朝臣站上讲台分享中国远征军故事时突然发问,容纳约700人的礼堂内有约百余名听众举手。
7月30日,由太原市文物局、云南省保山市文物局主办,保山市博物馆、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承办的《中国抗日战争中缅印战区滇缅抗战纪实展》在国师纪念馆正式开展。展览以372张珍贵历史照片和108件(套)抗战文物,通过纪实方式呈现滇缅抗战全貌。
《中国抗日战争中缅印战区滇缅抗战纪实展》亮相太原百余文物展现滇缅抗战历史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7月30日,由太原市文物局、云南省保山市文物局主办,保山市博物馆、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承办的《中国抗日战争中缅印战区滇缅抗战纪实展》在国师纪念馆正式开展。
中新社瑞丽8月19日电(记者 胡远航)“战争之道在于止战。”8月15日至18日,包括两岸退役将领、专家学者、青年代表、媒体记者等在内的200余名两岸人士,走进云南保山、腾冲、瑞丽等地,重返滇西抗战战场。触摸这段悲壮的历史后,大家表达了“止戈”的共同期盼。
1949年国民党的节节败退已成定局,蒋介石及其亲信仍然在谋划各种匪夷所思的计划,试图绝地反击,其中,“滇缅计划”便是一场未竟的冒险。宋希濂晚年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不无感慨地说道:“幸好当时没有撤退到缅甸,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1942年2月16日,连战连胜的日军,兵锋已经到达仰光外围.......将近两个月前,已经预感到滇缅危机的中方,主动向英国表达,可以派遣精锐部队入缅配合英军作战,并于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签订《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
在历史上,一些偶然事件,往往会神奇地改变历史的走向和结果。1942年,在滇缅战役中,一个国民党基层军官的果断行为,竟改变了战役的结局,甚至改变了抗战史,逆转了国运。这个人叫张祖武,时任远征军工兵营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