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民,生于1917年,陕西户县人,已故秦腔须生名家。他10岁入户县同易社学艺,师从苏佑民、李世英、刘金申等,出科后在彬县闻英剧团搭班,受名须生毛金荣艺术影响颇深,后到甘肃陇东燕家班、罗家班、贾家班、孙家班等班社搭班演出。
韩信打马进深山,远远望见一茅庵。八卦亭子盖的好,里面打坐一神仙。韩信低头进茅庵,遵一声师傅听心间:你算谁是真天子,你算谁是大罗仙。黄金大印该谁挂,乌纱蟒袍该谁穿?万马军中谁为首?帅字旗插在谁营盘?老道听言笑满面,尊一声韩候听心间:高皇爷家真天子,张子房是大罗仙。
回 眸 千 年 古 镇赵镇,曾是一盏戏剧文化的明灯(七) 当我们的文字承载着的伦理道德和闪光思想,还没有以文化教育的完整形式,及时哺育中华大地时,诞生于秦地的秦腔,便以她生动饱满的成熟魅力,高亢地引领着中国西部千百万普通劳动者,对美好明天的渴望和创造。
几天前,西安大明宫万达广场,聚集了上万人。他们有的清晨五点赶来,有的驱车一天才到,还有的拖家带口翘首以待。刺骨的寒风呼啸而过,零星的雪花时而落下,冻得大家紧缩着脖子裹紧了棉衣。但随着一声响亮的锣鼓声,大家齐刷刷地看向不远处的戏台子。待大红幕布揭开后,更是群情激昂,呼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