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朋友最近这些年在中文互联网上都看到过明朝在东南亚曾有领土的说法,这些说法说明朝曾经在今天的印尼境内拥有一块领土,叫旧港宣慰司。那么这件事究竟是不是真的?当时这个旧港宣慰司究竟是个什么存在?它如何诞生,最终又是如何消失的呢?
这种想法很明显是不明智的,要知道东北地区便是在明朝永乐年间打下来的,设立奴儿干都司,正式确立东北为大明朝的版图。奴儿干都司这个行政机构大家并不是很陌生,但明朝最南边领土一只手已经伸向了印度,这就是旧港宣慰司。
旧港宣慰司的建立,与明朝大规模南下西洋有着密切的联系,1405年,郑和受明成祖朱棣的派遣,南下寻找建文帝、宣扬国威,在太仓刘家港、长乐太平港集结大批船队开始南下,当时途径麻喏八歇国时,该国东西二王交战,西王误杀郑和船队登岸人员,事件发生后,西王惧怕郑和强大的实力,派使者谢罪。
近年来中印摩擦不断,互联网上就传出了印度如果封锁马六甲海峡,对中国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马六甲海峡对于我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很重要的咽喉要道,我国的能源运输大多通过马六甲海峡,甚至一度被誉为我国的海上能源生命线,无论是能源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计划的发展,马六甲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如果将马来西亚的苏门答腊岛放大,就会发现在岛屿南部有一个名为“巨港”的城市,不过在明朝它有一个中国化的名字,旧港宣慰司。大体来说,“宣慰司”历来是明廷授予藩属土司的名称,而地处南半球的旧港宣慰司也成为大明王朝最靠南的疆域。
每当提起明朝,都会引来无数明粉追忆,因为它是汉人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带领汉人驱除蒙酋,恢复中华,重回华夏正统的朝代,明朝辽阔的疆域,灿烂的文明,发达的科技以及那已萌芽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至今令无数历史学家津津乐道。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明朝的“三宣六慰”呢?实际上,三“宣”的“宣”就是宣抚司,六“慰”的慰即为宣慰司。明朝曾经在今缅甸阿瓦设立缅甸宣慰司,在今老挝琅勃拉邦设立老挝宣慰司。也就是说,明朝曾经统治缅甸和老挝部分地区。
如果小编说明朝在苏门答腊岛设置的旧港宣慰司是明朝领土,可能很多人持有不同的意见,会说小编是“明吹”,是地图开疆,并会列举以下事实反驳:一是明朝的宣慰司和宣慰使是土司,不是直接统治的地方,很多只是一个名誉称号;
就在郑和舰队穿越马六甲海峡时,彼时陈祖义海盗集团占据着马六甲海峡上最重要的港口旧港,陈祖义本是明朝人,因为在大明犯了官司才逃到马六甲,在这里纠集一伙人干起来海盗的营生,凭借自己的业务能力,把队伍发展到了5000多人,在马六甲海峡是数一数二的主,因为马六甲海峡黄金水道的缘故,过往船只多,陈祖义相应的也就发了大财。
前几日在今日头条发的一篇微头条【中国古代海外飞地~旧港宣慰司】,特别是那张明永乐疆域图,让众多网友议论纷纷。大多数人说刷新了历史观,有些网友提出异议,说缅甸和老挝不曾属于我们过。小编我去查了一些历史资料,发现缅甸,老挝等地属于大明王朝管辖长达150多年,随着国势渐微而失去。
在现有的历史地图中,明朝的国土和满清鼎盛时期对比似乎小了很多 ,所以很多人不接受清朝是中华全面落后世界的肇启者这个观点。但鲜为人知的是,明朝最强大时国土面积几乎包括了半个东南亚,这点可以通过柏林大学海尔曼博士的哈佛版地图清晰看到,明朝在海外是有不少领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