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的钢铁长城,千年万年不垮!”——三峡工程1992年4月3日下午2点半,北京全国人大代表纷纷踏入人民大会堂。今天,他们将要决定一个伟大工程的命运。这就是中国人做了将近一百年的梦——三峡工程。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审议表决一项工程,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首次。
三峡大坝,我国建成18年至今,仍被全球奉为神话的水利工程。相信诸如装机容量世界第一、发电量多少多少的光辉战绩,大家也看腻了。然而大家不熟悉的是,三峡大坝的无数光环背后也有麻烦事。其中最麻烦的,就是淤泥堆积问题。然而,我国既然敢建这个超级工程,怎么可能没有处理泥沙的办法?
文 | L先生编辑 |笑史云烟前言这里是我国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它架起的这道坝墙,不仅拦腰斩断了长江的急流,也在世人心中筑起了一道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丰碑。如今,随着大坝的长期运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逐渐凸显——淤积泥沙的日益增多。泥沙淤积最终会导致什么后果?
但是关于三峡的争议始终没有停止,因为人工铸造高达170多米的水泥钢筋坝体,拦截了原本能自然流泻而下的泥沙,现在每年堆积的泥沙已经高达18亿吨,建造完成17年就已经预淤积这么多的泥沙,有无解决的办法,最终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2006年5月20日,一项震惊世界的水利枢纽工程在我国竣工。它既能发电,供给十多个省、几百万人的日常用电,又能防洪,还能促进航运……这就是长江三峡大坝。
前言三峡大坝自从2006年竣工以来,至今已运行17年之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事到如今,三峡大坝也在面临着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泥沙淤积。这些泥沙不但会使水库的库容减少,同时还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如果不加以控制,甚至会威胁到大坝的安全。
为减轻三峡库尾河段淤积,保障三峡水库防洪库容安全,2024年库水位消落期间,根据上游来水来沙情况,长江委在4月25日至29日和5月7日至17日分别实施两次库尾减淤调度,减淤效果显著,共冲刷泥沙393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