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Ying 原题目:母亲回忆录(三)朝鲜战场峥嵘岁月(1951年6月-1953年4月)(二) 在谷山三个月的休整及首次观看空战(本文记录了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十二军政治部在谷山三个月的休整生活,期间战士们首次无比激动地看到了志愿军自己的空军战机“燕子”)1.
母亲告诉我说:“我自己也当过你奶奶的儿媳妇,我深知当儿媳妇很不容易,离开生自己养自己的父母亲,离开自己手足同胞,离开自己的邻里乡亲,离开自己的熟悉家园,来到一个陌生的家庭,来和那么多的大伯子呀,小叔子呀,妯娌呀打交道,那么多的眼睛看着你,那么多的嘴巴想说你,你说做媳妇难不难?
当时我年岁尚幼,一点也不懂母亲的一片慈悲之心,还认为母亲不应该为这个半死不活的人做这干那。一个女人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照料一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照料一个大男人,照料一个重病人,她都为了什么呢?
原创:Ying母亲回忆录(三)朝鲜战场峥嵘岁月(1951年6月-1953年4月)(一)因收发工作出色被军党委批准荣立三等功(本文记录母亲在第五次战役后从事收发工作期间,勇于闯封锁线送邮件以及收发室被敌机炸弹炸中的历险经历。)赴朝重庆女师同学在金城山上,旁边就是我的收发室1.
原创:Ying母亲回忆录(二)从重庆九龙坡到朝鲜加里山,我这样走过(四)我所经历的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本文记录了母亲在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亲身经历及对19名烈士刻骨铭心的怀念之情。)1.
母亲今年86岁了,1939年生,属兔的。当时我已经出生,妈妈回到农村针线活什么也不会干,我奶奶在我父亲10岁的时候去世了,没人能帮到她,妈妈非常的要强,自己学会了纺花织布,学会了各种真线活,后来妹妹弟弟们出生了,家里依然贫穷,父亲因年轻时候上学,庄稼活干的也不好,我们依然是少吃缺穿,日子很艰难。
我叫李琼芳,乳名叫“小六”,我本是地地道道的昆明人,上世纪50年代我还是少女的时候来到祖国的边疆――西双版纳垦荒戍边,在勐海县黎明农场生产队下田插秧、打谷子、砍甘蔗,也当过售货员,期间结婚生子,到现在开枝散叶,儿孙满堂。
开始筹备在海勃湾盖房,我先找石头,打石头的人还在我食堂吃过饭,没给钱,我就找上他,要拉石头,把饭钱扣回来,他高兴地说:“拉完石头剩下的饭钱给结现钱,老板娘也给我赊了这长时间的账了,我的石头也给你优惠点儿。”
结果订婚的时候媳妇妈妈不在,媳妇的哥哥不愿意,人家也没要彩礼钱,订婚的时候就惹得哥哥、姐姐生气,把我家数落了一顿,媒人小厨师说:“这家人家不是没挣上钱,是今年花的太多了,在海勃湾盖了一处房,老板娘心脏病,住院40多天,你们已经知道这个情况了,还不依不饶的数落人家。”
我是个外来户,受到了排挤,客人吃饭不给钱,要一大桌子饭吃完了就记账,吃饭的时候两家言语不对就打架,我没见过这架势,最后打架打的食堂门窗玻璃都没有了,连着打了一个星期,更恐怖的是三家一起打,拿菜刀打的见血了,食堂到处都是血,桌椅、板凳、盘碗一片狼藉,我也被飞来的砖头打伤了,差一点就出了人命,从开食堂的第三天就天天打架,每天打,把门窗玻璃打得一块儿也不剩,黑夜我收拾干净,白天继续卖饭,那时候的吃饭人多,不管你有没有玻璃,只要给我吃上饭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