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特定赛道上,200秒的“量子算力”,相当于目前“最强超算”6亿年的计算能力!12月4日,《科学》杂志公布了中国“九章”的重大突破。这台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学者研制的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推动全球量子计算的前沿研究达到一个新高度。
封面新闻记者 燕磊10月1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消息,该校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了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再度刷新了光量子信息的技术水平和量子计算优越性的世界纪录。
这就是量子计算机相比经典计算机的性能“碾压”。“九章”的输出态空间达到了10的30次方,光是要记录这些状态,用光世界上左右的内存、硬盘、光盘还不够。面对这些“天文数字”的性能指标,一些人开始在怀疑这个是不是在吹牛。
2025年1月30日,“九章三号”量子芯片成功在-273.14°C的极端低温下稳定运行长达26小时17分,这一成果远超此前纪录,标志着中国在光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量子科技方面的卓越实力。
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我国科学家4日宣布构建了76个光子(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以速度来看,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只需200秒,而目前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通常认为,50个量子比特是证明量子计算机有望超越传统计算机的关键门槛。“九章”得名于我国古代一部知名的数学专著。
作者:张田勘当200秒遇上6亿年,是什么概念?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2020年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院士团队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同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该成果,这是“一个最先进的实验”“一个重大成就”,审稿人如此评价。
来源:人民日报光量子干涉实物图。(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摄影:马潇汉,梁竞,邓宇皓)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
2024年11月1日,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发改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其中提及,加强基础应用研究,充分利用国内核技术研究优势资源,加大辐照生物效应、核基础数据测量等领域基础性研究力度;瞄准新药创制、新型放疗技术及高端装
美媒称,史上第一次,一台利用光子构建的量子计算机的表现甚至超越了运算速度最快的经典超级计算机。据《科学美国人》月刊网站12月3日报道,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和陆朝阳率领的物理学家团队利用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了“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
作者认为“光学实验”不是“量子计算”,不能作为九章实现量子霸权的证据,而这与Nature的评论相悖,希望有大佬能答疑解惑。涂传诒,于2020-12-21发表在公众号“pku空间所”的文章 ↓杂谈 | 是量子计算,还是光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