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2年基金年报披露完毕,各家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费收入、客户维护费(即尾随佣金)情况也随之揭晓。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194家基金管理人共收入管理费合计1458.89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2.32%。其中,易方达基金管理费收入居首,超100亿元。
⊙记者 丁宁 ○编辑 于勇 发行数量再创历史新高的2013年所成立的新基金,正承受着沉重的尾佣压力。根据年报数据,纳入统计范围的252只新基金,其尾随佣金占管理费收入的平均比例高达39.79%,占比最高者达到91.97%;而在收取高比例尾佣的基金中,托管于建行的产品最多。
至少从目前来看,基金发行热情在2021年开年并没有降低。据Choice终端数据,2021年首月公募发行市场吸金超过4900亿,为历史第二高,仅次于去年7月。其中,权益类新基金延续了发行火爆的态势,规模超过4500亿元,刷新单月发行规模最高纪录。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自去年7月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以来,基金客户维护费(俗称“尾随佣金”或“尾佣”)也出现了明显变化。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基金公司共向销售机构支付客户维护费162.1亿元,比2023年上半年的193.25亿元下滑31.15亿元,降幅16.12%,高于管理费同期降幅13.
本报记者 李?轶从今年年初开始,为了抢占市场,房地产中介企业各出奇招,先是推出“租房零中介费”,接着,部分中介把房屋买卖的费用从之前的2.7%降到了1%,搜房网甚至降到0.5%。业内用“烧钱”“价格战”来形容房企中介们这新一轮的攻城略地。烧钱抢占市场份额?
在权益市场大火的背景下,上半年基金产品的管理费收入合计近400亿元,同比增长超31%。9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根据公开数据统计发现,截至上半年末,公募基金的客户维护费同比增近五成,其中,8家机构的占比更超过50%,最高达到85.37%。
2023年,公募基金行业响应监管号召,纷纷下调旗下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统一不超过1.2%、0.2%的上限标准。同年7月起,新注册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也统一执行上述标准。在公募行业降费背景下,不少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收入缩水已成既定事实。
7月8日,多家头部公募基金公司齐发公告,宣布降低旗下部分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广发基金公告称,为更好地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求,降低投资者的理财成本,自7月10日起,调低旗下部分基金的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并对基金合同有关条款进行修订。
图虫创意/供图 马静/制表 周靖宇/制图证券时报记者 马静上周五,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简称《规定》),自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公募费率改革第二阶段正式落地。此次改革核心在于调降公募基金股票交易佣金率,并规范交易佣金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