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晚上,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数百位市民与读者济济一堂,当晚要举行的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围绕小说《千里江山图》而展开的诵读决赛展演;多位文化界人士作为评委,其中包括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作家孙甘露。
“上海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心理概念,同时也是历史概念,或者说是时间概念。推广这本书,更重要的原因是背后涉及的这段历史,要回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中理解这些当时的年轻人所做的选择。上海有很多红色历史遗迹,经由这本书拓展读者阅读和认识这座城市的视野,创作、出版它的初衷就实现了。
今天,孙甘露的长篇小说同名连环画《千里江山图》(全三册)在上海书展举行首发限量签售。该部作品包含《风起云涌》《千里追踪》《浦江决战》三分册,以单线白描的传统连环画创作手法进行演绎。书展现场连环画家被热情读者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参加活动的孙甘露本人也说被今天场面惊到了。
“《千里江山图》是著名作家孙甘露创作的长篇小说,曾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最近,市民游客不仅可以到上海图书馆东馆参观“书海千里 江山有声”主题沉浸展,还能跟随书里的脉络,来一场《千里江山图》Citywalk。
中新社上海8月17日电 题:著名作家孙甘露:连环画是我的文学“启蒙课”之一中新社记者 王笈著名作家孙甘露有些“吃惊”。长篇连环画《千里江山图》新书首发式17日在2024上海书展主会场举办,等候签售的“连友”(连环画爱好者)将活动区域围得水泄不通。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首日,有新片首映叫人泪流,有经典修复令人回味,但有一部电影仅凭一张概念海报,就叫行业和影迷关注、讨论、期待。6月14日,在“上影之光”系列活动发布的最新片单上,电影《千里江山图》赫然在列。
中篇评弹《千里江山图》改编自作家孙甘露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1932年中国共产党上海秘密机关遭到严重破坏,党中央决定重建绝密交通线的背景下,以陈千里等为代表的中共地下工作者,在危机四伏的隐蔽战线与敌人展开的生死较量。
“风雨暗河山。信念铭心底,重任一肩担。凭慧眼,识别人与鬼,具肝胆,热血洒尽心也甘……”大幕拉开,伴随着由赵开生作曲、陶莺芸演唱的主题曲,四块木制屏风上映照了“千里江山图”五个大字,多媒体把观众带入上世纪30年代的“谍战”情境。评话名家吴新伯登场,串联起上下两集的故事线。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8月18日报道:上海书展开始后,不停有观众奔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展台。“听说今年书展要发售《千里江山图》连环画,在哪里?”面对源源不断地读者询问,昨日,新创长篇连环画《千里江山图》新书首发式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我是连环画爱好者,很久没有如此盛大的连环画新作首发签售活动。”70后王女士说。“我看过《千里江山图》这部小说,有思想内涵,也好看。”80后陈女士说。“我在海德堡大学读博士,连环画是我即将开始的课题。在队伍里看到这么多和我一样的年轻人,收集了重要的研究素材。”00后小宋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10月12日,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文学IP影视化论坛”在京举行。《庆余年》《雪中悍刀行》《千里江山图》等剧编剧王倦亮相,分享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的心得。王倦谈到,他在对文学作品的人物设定进行改编的时候,通常有三种情况。
图说:学生留影打卡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下同)梅子黄时,雨水润湿大地,一段属于文学的午后时光,则会润泽心灵。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指导,新民晚报主办的“夜光杯”校园行活动于6月25日下午正式启动。
来源:【赣南日报】□谢佳芸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千里江山图》,是孙甘露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22年4月。小说以1933年党中央机关从上海转移到瑞金的史实为背景,描写了上海特别行动小组在实施“千里江山图计划”时克服各种困难危险,勇敢完成任务的故事。
“书海千里 江山有声”是以孙甘露老师2023年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为蓝本,依托上海图书馆馆藏,创作的主题沉浸展。展览基于小说的描写,挖掘馆藏红色资源,再现小说中的文学图景,还原上世纪30年代风云变幻的上海,令各位观展者重温那个烽火年代的初心与使命。
书是生命中的一束光,而阅读是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最有效的一种方式。通过阅读,我们在书籍中和那些同频共振的灵魂相遇相知。然,“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和朋友交流切磋,提升自己的见识和学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