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SSD爱好者都有过这种经验,我们在平时查阅测评,以及在二手平台购物时,经常能看到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奇怪”SSD型号,比如三星PM9C1、PM9F1,以及SK海力士BC711、PC801等等,与我们常见的三星990 Pro、SK海力士P41等是截然不同的命名规则。
除了常见的SATA和M.2 2280接口之外,还有多少种固态硬盘类型是我们不熟悉的?下图中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E3、E1.L、NF1、M.2、U.2、E1.S,其中NF1是三星制定的规格,曾被命名为M.3,外形尺寸为30.5mm x 110mm,在1U服务器中最多可以容纳36颗该规格的SSD。
老电脑运行又卡又慢?除了增加内存之外,你还需要一块高性价比的固态硬盘;随着闪存颗粒价格的持续下滑,固态硬盘的价格也终于跌破1元/GB,同时也让很多“等等党”开始考虑为自己的电脑进行扩容计划,替换掉原有的机械硬盘。
在M.2 SSD中,又细分出来了PCIe4.0和PCIe3.0这两种,3.0的固态硬盘其读取的最高上限也就在3500MB/s左右,而4.0的固态硬盘,其下限都有3500MB/s,因此,大家在价格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尽量选择PCIe4.0,不过作为移动硬盘用的时候体现不出来优势的。
第四看是否有缓存熟悉固态硬盘的小伙伴们还知道,固态硬盘上还有一个缓存,它虽然对SSD的连续读写速度提升不大,但是对小文件的读写影响很大,若没有缓存,写小文件会频繁擦写,如果有了缓存就会先写在缓存中,等到一定的时机再写回Flash,这样小文件读写速度会有很明显的提高。
进入2021年,受制于疫情带来的经济失衡,在攒机领域,性价比开始替代高性能,成为攒机领域的关键词。具体到固态硬盘领域,在新技术不断迭代的当下,很多大厂也都纷纷推出了兼具性能和价格的主流产品,这些产品的特点往往是dramless,非原厂颗粒,或是二流主控,可今天笔者体验的铠侠EXCERIA G2固态硬盘,却是一款定位于主流入门,可实打实的一水原厂器件,和独立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