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做过一期节目,是关于李白《将进酒》的分享,那期节目的观看量还挺高,大概有一二十万人次的观看数据,留言评论也差不多有上千条之多,但是留言区的争议也非常大,主要集中在《将进酒》中“将”字的读法,我在视频中读的是“qiang”,但有很多评论提醒我读错了,说应该读“jiang”。
《将进酒》是李白的一首传世名篇,家喻户晓。但这首诗在学界讨论中仍存在一些争议,比如我们上一篇提到的版本流传问题,就是争议之一。很多人支持宋刻本,也是我们很熟悉的版本,还有一种是敦煌版,名为《惜罇空》,很多专家力挺这这一版,至今仍没有定论。
多巴胺的“胺”其实不是读“安”,著名导演张艺谋也错了……1月3日下午,国内著名的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发布“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以下简称“差错”)。除了过去一年屡屡被提及的“多巴胺” 的“胺”字绝大部分人都读错了音上榜外,本次“差错”还指出以45.
2024年1月3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包括:短视频成差错泛滥区《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说,观察“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以及这一年度的社会语言生活,以下几点值得一提。一是类型分布广。“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覆盖面广,类型分布广泛。
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编辑部(2023年12月)一、“多巴胺”的“胺”误读为ān“多巴胺”本身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同时也是一种激素,能够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2023年,色彩鲜艳的“多巴胺穿搭”成了时尚潮流,“多巴胺”也引申出“快乐因子”的含义,成为流行语,广泛使用。
在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大概有很多人,都认识了一个新词语:龘,「龘,音沓,龙行龘龘,寓意群龙腾飞。自2008年起,《咬文嚼字》编辑部每年都会搜集、评选当年的十大流行语,从早年的「山寨」「雷」「囧」「非诚勿扰」到 2023年的「显眼包」「搭子」「多巴胺××」「情绪价值」「质疑××,理解××,成为××」,词语的兴衰让人们看到了语言生活的流变,也见证了不同时期的社会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