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张芝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其生平事迹不再多说,欲知请看本人主页《张芝:草书问世以来的第一座高峰》。张芝在研习多家书体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章草技法。这还不算完,他还搞创新。张芝后来写草书常常省去章草的点划波磔。这一省不要紧,写出来的字反而更加灵动,活泼可爱起来了。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字伯英,汉族,敦煌郡源泉县人,东汉著名书法家,被誉为“草圣”、“草书之祖”,其书法被誉为“一笔书”。《秋凉平善帖》亦称《八月帖》 传为张芝之作。选自《大观帖》故宫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
大家好,欢迎来到《欣然品书画》之欣然品鉴栏目,很高兴再次见到你们,今天欣然品鉴栏目走进秦汉时期,很多精彩待欣然君与您继续探索。欣然君与大家一起品鉴的是秦汉某大书法家的作品,很多人知道张旭狂草,但却少有人知道1800年前的草书就已经发展到这水平了。这位书法家作品很多,究竟是谁?
世上有很多行业,有大成就者往往天赋与努力都是并行的。好的书法基本上产生于晋唐这段光辉璀璨的时期。所以才有:学书当师法晋唐,方能登大雅之堂。颜真卿《争座位帖》在古今书法大家中,能为后世所称道的大家中,除他们自己辛苦练习外,必有高人传授书法的技法即为笔法。
张芝,字伯英,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东汉书法家、“草书之祖”,是东汉名将、学者,“凉州三明”之一,有“酹酒还金”清廉美誉的大司农张奂的儿子。张芝出身名门,勤学好古,淡于仕进,拒绝朝廷征召,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时人尊称为“张有道”。
“兼通”观点,贯穿于《书谱》始终。这一说法的提出,是从钟繇、张芝与王羲之对照,并为羲之辩论后开始的。文章一开始就列出四位“善书”的大人物,钟张之绝,二王之妙。羲之自认为“钟当抗行,或谓过之”,楷书是与钟繇水平相当的,甚至有人认为比钟繇高一些。而草书比张芝却略逊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