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科特迪瓦“90后”小伙马克斯来到梦想中的少林寺学武,一待便是五年。在这里,他习武、参禅、学中文,成为少林寺的一名武僧,到中国各地表演,他也习惯大家叫他的中文名“释延明”。2020年初回到科特迪瓦后,凭借良好的中文水平,他到一家中资企业帮助其开拓市场。
1972年,华纳公司制作的美剧《功夫》开播,由此掀起了收视狂潮。这部讲述一位少林僧人学武报仇的武打剧集,首次让美国观众知道了功夫一词。但其实,这部剧的最初创意是源自香港功夫巨星李小龙。1970年,李小龙因为背伤卧病在床期间,产生了灵感,创作了《功夫》的剧本。
2015年1月27日,河南郑州,来自非洲的少林寺弟子为郑州市民施粥。 这位黑皮肤的僧人法号为“严迪”,来自非洲科特迪瓦,现在也是少林寺正式弟子之一。图片来源:花生/CFP2015年1月27日,河南省郑州市,中原万达广场施粥处,有一个来自非洲的僧人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兄弟,这里可是少林寺啊!俗话说得好:‘天下武功出少林’,你这话可不能乱说呀,免得招惹是非。这儿的武僧都不好惹,一个个性格急躁得很呢!”一名看似对少林寺颇为熟悉的年轻男游客听到秦渊的低语后,善意地提醒他道。“照你这么说,这些人莫非真有真材实料的功夫?”秦渊好奇地问道。
豫记 万淑艳 发自维也纳“嘿!”“哈!”9月中旬,位于维也纳的奥地利少林文化中心内,二十多位金发碧眼的学员们在专心练习少林棍法,学员们身着黑色的练功服,举手投足间尽显英姿飒爽。始建于2002年的奥地利少林文化中心,在维也纳颇受欢迎。
“我不见外”古城游学活动部分外国青年在泉州蟳埔渔村体验簪花,并合影留念。海峡电视台供图乌克兰青年陈悟空在泉州少林寺与小武僧一起学习武术。本报记者 郑 娜摄外国青年在泉州绍真堂罗盘文化馆听非遗传承人介绍罗盘制作工序。
“我不见外”古城游学活动部分外国青年在泉州蟳埔渔村体验簪花,并合影留念。海峡电视台供图乌克兰青年陈悟空在泉州少林寺与小武僧一起学习武术。本报记者 郑 娜摄外国青年在泉州绍真堂罗盘文化馆听非遗传承人介绍罗盘制作工序。
【西楚网综合报道】2015年8月11日上午十点半,来自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20多个国家的少林文化爱好者齐聚少林寺方丈室前,恭请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的检阅与开示。“阿弥陀佛!”永信方丈登上法座前,以佛教特有的礼节,问候世界各地的少林弟子们。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郭歌7月1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少林功夫非洲国家学员培训班”开班式在郑州登封嵩山少林寺举行。文旅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二级巡视员韩志红,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延庆等出席开班仪式。
六名在厦外国人上周末来到泉州少林寺,进行两天一夜的修行他们既当徒弟也当老师,学习中华文化的同时开设公益英语课堂几名外国青年和小武僧一起操练功夫招式。跟着武僧学功夫,踢腿过头的功夫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几名外国青年一招一式学得很认真。武僧教功夫,引来不少围观者。
新华社阿比让4月19日电(记者张健) “我一直都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小时候就跟妈妈说自己长大要到中国去学功夫。当时妈妈还不信,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我第一时间就打电话告诉了妈妈。”科特迪瓦小伙马克斯·约朗多说。
标签: 少林 武僧 洋僧人8月18日,首届灵石少林资寿文化节暨纪念十八罗汉头像回归十八周年庆典在灵石资寿寺盛大举行。庆典现场,数十位少林武僧为观众们上演了精彩的少林功夫秀,引得现场叫好连连。更有著名台湾歌手凌风和著名禅意歌者刘珂矣登台献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