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在地球上已存活了一亿四千万年,近年来却因人类活动而无法洄游繁殖,直至濒危。从1983年第一次为中华鲟催产成功,到今天全人工繁殖的子二代中华鲟入江,保护工作已初现成效。中华鲟到底是哪位?为什么要保护中华鲟?我们这就告诉你。
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鱼类之一,中华鲟已经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活了一亿四千多万年。中华鲟成鲟体长可达五米,重达千斤,寿命近百岁。每年春夏之交,中华鲟会从海洋洄游到长江的中上游繁殖产卵,是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
少夫老妻中华鲟雌雄亲鱼成熟年龄有很大差异,雄鱼平均15年成熟,最早9年,雌鱼平均25年成熟,最早要15年。也就是说,雄鱼15岁时才可能娶25岁的雌鱼为妻。这是中华鲟为避免近亲繁殖的一种生活史对策。但对全人工繁殖来讲,这种差异却是巨大的挑战。
黑蒜裙边烧鲟龙鱼筋、丝瓜毛豆烩茶馓、香糟带鱼小笼馒头、五虾面……“夏至”即将到来,上海老饭店、绿波廊、上海德兴馆、南翔馒头店、春风松月楼、松鹤楼面馆等多家上海知名老字号最近推出了一批适合炎炎夏日品尝的时令菜品。丝瓜、毛豆,都是上海人夏季餐桌上的常客。
很多生活在内陆的人们能够吃到新鲜海产鱼类的次数有限,经常食用的大多是淡水鱼。一般人们认为,海鱼比淡水鱼高级,但并非绝对如此。例如我国的松江鲈鱼就是淡水鱼,但尼克松访华品尝过此鱼后,回国大加宣扬,以至后来英国女王访华也点名要吃“尼克松鱼”。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是地球上现存的最古老脊椎动物之一,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7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保护物种,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升级为极危级(CR)保护物种。
中华鲟,作为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产物,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也是长江流域生物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据长江渔业研究所在2023年的调查得出,目前长江流域所能监测到的野生中华鲟亲鱼仅仅只剩下13尾,并且,这些亲鱼已经连续数年出现繁殖中断,并且,野生中华鲟的天然产卵场已压缩到了不足巅峰时期的1%。
上海一家餐厅以“中华鲟”为卖点,门口推荐菜介绍“鲜活鱼类 现点现杀 中华鲟88元/斤”,如此开业将近一年。7月3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奉贤区检察院”)获悉,经该院调查及分析发现,涉案餐饮店公然销售“中华鲟”,行政机关一直未能有效监管。
尚爵酒店经典名菜:中华鲟欲问天下鱼类美味,岂可少了中华鲟?所谓鲟者,味美尤甚鲈鳜,因其数量稀少而日显珍贵。近年以来,因吃货大军雄起,鲟鱼之味诱惑甚深,广为捕杀食用,故数量渐稀,以至于位列国家保护物种。如今各大餐馆酒肆,所食鲟鱼,大多为人工饲养,然饲养之法得当,亦不失野鲟之味。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地球上现存的最古老脊椎动物之一。这样的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居然出现在上海市奉贤区的一家餐厅里,被煲成鲜汤?2023年9月,奉贤区人民检察院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举报线索,区内某餐厅推荐菜品中竟有“中华鲟”,可能存在销售重点野生动物情况。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通讯员 白菲斐 阮班明 范旭东实习生 张乐昕一条神奇的鱼,从长江游往深山,从1.5亿年前的中生代游到现在;一群人,将保护鱼类繁衍作为使命,将水中精灵的价值最大化、引领乡村振兴的步伐。
野生中华鲟是我们的一级保护动物,像大熊猫一样,但中华鲟的养殖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早已普及,并且这么美味的鱼也早已走上了大众的餐桌。虽然比我们常吃的鲤鱼和一般的海鱼要贵一些,但并不像大龙虾和大螃蟹那样高不可攀。
新浪博客·异族极限 2014-07-12 16:29显示图片新浪首发鲟龙鱼筋,俗称“龙筋”,取自养殖多年的大规格鲟鱼的骨髓;具有补血气,滋阴壮阳之功效,曾为皇帝专享。打开龙筋包装前有各种担心,最担心都是有浓烈的防腐剂味,有臭鱼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