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李世民最重要的臣子天团,在贞观十七年,阎立本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阁楼内刻画了二十四个真人比例大小的画像,其中一面画着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另一面画着功高王侯之臣,最后一面画着有功之臣,汇聚成二十四功臣图,那么这二十四位功臣有着怎么样的故事?排名依据又是什么?
在贞观十七年的长安城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内,摆放着二十四幅真人比例大小的画像,它们面向北方而立。这座小楼名为凌烟阁,内部分为三层。最内一层的画像是功绩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是功高王侯之臣,而最外一层则是其他功臣,这二十四幅画被称为二十四功臣图。
自古以来出身草根的皇帝对功臣都会产生忌惮,例如刘邦和朱元璋,一手将功臣一个接一个送进了鬼门关,并流传下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千古名句。然而那些出身富贵的皇帝,以李世民和赵匡胤为例,他们对功臣就展现出极大的包容。
贞观十七年,大唐开国功勋老的老死的死,太宗李世民心生感慨,决心做点什么来纪念这些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们,于是选出二十四名功勋大臣,命人为他们画像,并专门新建一座建筑,取名凌烟阁,用来悬挂功臣们的画像。
李贺《南园十三首》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凌烟阁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功勋朝臣而修建的悬挂功臣画像的楼阁,不是所有的功臣画像都能进阁,李世民也仅仅遴选了二十四臣,足见其庄重及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