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北京冬奥会接近了尾声,目前中国队已经拿下了8枚金牌,是历届冬奥会中最好的成绩。运动员为国争光、不断超越自我的背后,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伤与痛,就算是最牛的运动员,也会受伤,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这次拿金牌的运动员的受伤经历,感受一下他们一路走来的不容易。
当美籍韩裔天才少女克洛伊·金成功卫冕后,在场边观赛的谷爱凌送上了拥抱。3岁学滑雪,9岁就获得美国少年组滑雪冠军,13岁就立志参加北京冬奥会,15岁就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宣布加入中国国籍,19岁不到的谷爱凌就代表中国成为冬奥会冠军。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3日电 前段时间热播的影视作品《人世间》,有一句经典台词:“他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与幸福。”这句话放到谷爱凌身上再合适不过。18岁,便在冬奥会赛场上成就职业生涯”大满贯“,夺得2金1银。
2月15日,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完成第三跳。一场大雪促成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顶峰相见,苏翊鸣和谷爱凌,中国队雪上项目两位最耀眼的00后在今天的冬奥赛场上完成了时间、空间、历史意义的完美衔接。
原标题:热情高涨打卡冰雪运动,却有不少人因此受伤(引题)雪道的尽头是骨科?想要速度与激情,先学会保护筋骨(主题)这个冬天,“南方小土豆”们勇闯大东北的有趣见闻屡上热搜,不仅带火了“尔滨”,也掀起了一股滑雪热。不过,滑雪固然带来了“速度与激情”,其背后的健康风险却也不容小觑。
昨天,她说,决赛会做出更高难度的动作。在这场堪称“神仙打架”的高水平对决中,她敢打敢拼,勇敢挑战和突破自我,在最后一跳选择了自己运动生涯从未完成过的左侧转体1620度的高难度动作,最终平稳落地,逆袭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