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常嘉皋2024年4月6日,是我慈祥的父亲常书鸿诞辰120周年。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缅怀父亲经历艰难曲折的道路,经过努力奋发,保护敦煌、宣传敦煌、得到祖国和人民称赞的一生,是有意义的。在我父亲的一生中,1942年是一个重大转折。
1935年,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他偶然找到一本敦煌图录,这部图录是1907年法国探险家伯希和从中国甘肃敦煌石窟中拍摄来的,中国古代艺术的灿烂辉煌使常书鸿受到极大的震撼——“奇迹,这真的是奇迹!我是一个倾倒在西洋文化上的人,如今真是惭愧,不知如何忏悔,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竟不知我们中国有这么大规模、这么系统的文化艺术!”
极目新闻记者徐颖视频剪辑:徐颖通讯员 竺佳怡 李丹 王俪颖 冯博湖北省图书馆联合极目新闻推出《馆长荐书》刷屏文化圈,9月28日,第3集以“敦煌的足迹”为主题,推荐“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所著、其女常沙娜主编的《敦煌三书》。
常书鸿摹北魏洞窟中九色鹿本生故事常沙娜摹北魏人字披《永远的敦煌:常书鸿、常沙娜敦煌艺术珍藏集》常沙娜 编著中信出版社常书鸿与常沙娜在北京家中,谈论不离敦煌。【读书者说】《永远的敦煌:常书鸿、常沙娜敦煌艺术珍藏集》是一部向读者展示常书鸿、常沙娜父女创作成果的书籍。
澎湃新闻获悉,2024年是常书鸿先生诞辰120周年,浙江省博物馆将于9月29日至10月20日在西湖美术馆推出“大漠飞鸿——常书鸿诞辰120周年纪念展”,以此纪念这位为敦煌艺术的保护与研究作出了无以替代贡献的“敦煌守护神”。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咪佳【阅读前情:听,九层塔的风铎声】“大漠飞鸿”的展厅里,常书鸿先生临摹的莫高窟第254窟壁画《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分明闪耀着无以名状的光泽。这是今天哪怕进到洞窟,都很难有机会感受到的体验:三危山下的金光,内心的光明,画家把它永久地保留了下来。
继《敦煌三书》之后,《敦煌的光彩——常书鸿、池田大作对谈录》近日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对谈录由“敦煌守护神”、敦煌文物研究所原所长常书鸿与池田大作多年的书信往来和会面交谈整理而成,对谈纵贯古今,由敦煌而起,延伸至中外艺术史、文化遗产保护、东方文明、世界和平等更深远的主题。
张大千在榆林窟第十五窟甬道内临摹敦煌275窟的复制窟常书鸿临摹北魏鹿王本生图卷之一 敦煌研究院藏一部敦煌石窟艺术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宗教和文化史,它向世人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艺术展”日前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开幕。
敦煌壁画“年老多病”,颜料层会一片片翘起,逐渐变得酥软,风一吹就会掉落……守护敦煌壁画到底有多难?请听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在甘肃卫视《丝路大讲堂》节目现场为大家讲述敦煌壁画修复和保护的艰难历程。以下为演讲主要内容。苏伯民(中)和敦煌研究院的技术人员在讨论文物修复情况。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让敦煌美学馨香四溢黄炫梓“花开敦煌——常沙娜从艺八十年艺术与设计展”日前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展览分为生平介绍、敦煌临摹单元、花卉写生单元、十大建筑单元、新应用单元、科技与艺术6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