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笔吏是九品之外不入流的胥吏,但熟谙文法和行政运作,是服务统治阶级不可或缺的工具。刀笔吏工具理性发达,既可以其专业技能,提高行政效率,维护国家和社会秩序,也可以其专业技能,舞文弄墨、文过饰非、深文周纳,祸害百官百姓甚至危及政权。
曾经在报纸上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讲述了“刀笔吏”的由来。作者说,“刀笔吏”一词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更详细一点儿则要追溯到青铜时代的一种器物——削。因为要改出现在竹木简上的书写错误,人们就用名叫“削”的青铜利器削去一层后重写。
官7代汲黯,不把你辩到体无完肤死不休汲黯,西汉大臣,他的先辈是卫国国君的宠臣,到汲黯已经是第7代,世世代代为卿大夫,因此,汲黯是妥妥的官7代。受父亲恩荫,汲黯在汉景帝时任太子洗马(不是为太子洗马的人,而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老师),他不苟言笑,为人严肃,令人敬而远之。
提起酷吏,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形象,西汉的酷吏,张汤大概算是有名的一个,他曾经被人咒骂,“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会断子绝孙,最后也被汉武帝勒令自裁,似乎是一个不堪的人物,其实张汤本人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正面人物,而且 他的后代还成了西汉百年旺族,儿子张安世是麒麟阁十一功臣第二,仅次于辅政大将军霍光,封侯六世,没有断绝,一直传到了东汉。
:酷吏都是很“cool”的,冷血无情,比如前文提到的汉景时的“苍鹰”郅都,皇帝的儿子犯到他手底下,也跟孙子似的,说弄死就弄死,其他的皇亲国戚还值得一提吗。这样的官员去扫黄打黑、反腐败,那得多大力度啊。汉武帝更喜欢用这样的官员,史上酷吏此时为盛。第一个是张汤。
◎汉纪十 起著雍滩,尽柔兆执徐,凡九年○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二年戊申,公元前一三三年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李少君以祠灶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泽侯舍人,匿其年及其生长,其游以方遍诸侯,无妻子。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馀金钱、衣食。
《法国亚洲学会图书馆沙畹文库汉籍善本图目》,法国亚洲学会 / 中国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中西书局,2023年12月版法国汉学家沙畹(Édouard Chavannes,1865-1918)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者。
这件作品是赵孟頫传世小楷书法作品中的精品。与他的其他小楷作品如《道德经》等相比,此作起笔敦重典雅,既无媚笑之态,又无蝌蚪之蠢,轻重得宜;行笔从容不迫,一气呵成,既无风驰电掣之暴,又无婀娜柔弱之软,虽峻利而不失温和;收笔似稍重,倒更显笔锋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