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专科主任、主任医师黄磊表示,在早期积极救治的基础上,把握恰当的时间点使早产儿出院并平稳过渡至家庭养育极为重要,不仅可缩短住院时长、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医院获得性疾病的风险,同时还可增加新生儿病房可用的床位资源。
在医生和护士数十个日日夜夜的精心呵护下,早产宝宝顽强地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中,早产宝妈们数日的焦虑、担心瞬间幻化成幸福和欣喜。可是看到眼前弱小的生灵,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照顾。 那么作为早产宝妈们该注意些什么呢?
早产儿被称为“早到的天使”,在妈妈肚子里不足37周,就迫不及待来到这个世界。据统计,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在7%~8%,在当前的医疗水平下,早产儿不仅能存活下来,大多数还都能茁壮成长,但是由于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宝宝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宝爸宝妈们额外的呵护。
早产儿出院后,依然需要耐心且科学的护理,父母在护理时要注意以下方面。耐心喂养喂养是生长发育的基础。由于早产儿各方面能力较正常婴儿差,吃奶的力气也不足。由于孩子嘴小,应选用适宜的奶头;由于吸吮力气不足,应耐心喂养。一般出院初期,一次喂奶大多需要30-40分钟。
刘瑞杰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早产儿指胎龄不满37周分娩的新生儿,通常体重小于2500g。每年有数百万早产儿出生,由于出生时大脑发育不完全,早产儿出生后容易出现缺氧窒息、颅内出血、感染、黄疸等异常,并可导致智力低下和脑瘫等残疾。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存活并健康成长,其中最小早产儿胎龄不足28周,但在新生儿科住院时间长达1-2月,出院后这类早产儿比起足月儿更加需要细致的观察及护理,也有部分早产儿出院后因家属经验不足未得到细致照顾而再次生病甚至危及生命,如发生返流误吸、或因没有经验不会观察早产儿而延误治疗等。
陈子源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胎儿未满37周,体重小于2500克,身长不足45厘米的婴儿,称为早产儿。大部分早产宝宝的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较差,因此专业的护理,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世界卫生组织呼吁更多人关注早产问题,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出生1500多万早产儿,中国每年早产儿出生率约为10%,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中国在迎来新一轮生育高峰的同时,由于新生儿基数的变大,加上高龄孕妇早产发生率更高,早产儿将出现增加的趋势。
Transparency早产儿宝宝居家的有三件大事:衣、食、住。由于早产儿宝宝及特殊的生理特点,使得宝宝需要得到更加精心、细心的护理。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专家介绍,出院回家后,宝爸宝妈做好这三件事,就能解决一大半问题。穿衣方面,由于宝宝皮肤娇嫩, 建议选择棉质的连体衣服为好。
护理:早产儿抵抗力较低,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或病毒的感染,所以在护理的时候应该要多加注意,要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勤通风换气,最好将室内的温度控制在24~26摄氏度,如果是冬天天气比较干燥,还需要在室内使用加湿器。
1)早产儿由于吮吸力不足,喂养时更应耐心,一般情况下在出院的初期,喂一次奶需要20--30分钟。2)早产儿出院回家后,在1--3天内每次喂奶量应该先维持在出院时的原量不必增加,直到在家里顺利喂养适应环境后再逐渐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