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寒窗对酒听雨雪,夏簟烹茶卧风月。宋代. 黄庭.《寄题安福李令爱竹堂》意思是,冬天寒冷的时候听着雨雪纷落的声音对酒痛饮,夏天炎热的时候就坐在凉席上喝着茶欣赏清风明月。不得不说古人真会享受,哪怕是最平凡、最简单的寻常日子,到了他们笔下都是诗意满满。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辛弃疾《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释义】如今对于我来说,一天做些什么事最为适宜呢?不过饮酒、游览、睡觉。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释义】若耶溪所出的小束柴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就比如月份,要有三月的桃月,六月的荷月,还要有九月的霜序等等。再比如酷刑,他们也觉得非要取几个别致的雅称才过瘾,于是诞生了什么烙铁演变的红绣鞋,缠绕受刑之人浑身上下的开水管子的过龙山等等,让人一听名字,不见实物,是绝对不可能和酷刑联系起来的。
极目新闻记者 夏雨公元1192年11月4日,大雨如注,狂风怒号。时年67岁的陆游,卧病在床,写下“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将满腹愁绪藏进那场凄风苦雨里。大多人不知,也是在这一天,这位南宋大文豪还写下了一首大作,有诗句云:“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苏门四学士中,黄庭坚的性格与苏轼有几分相似,越是落魄,越能穷开心。只不过黄庭坚的性格沉稳,而苏轼表现更为热忱。两个人的命运一脉相连,并肩站在文坛熠熠生辉,有如星光璀璨的双子星。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老舍先生很有意思,先仇猫后爱猫,先前还把猫说成是“贪、狠、刁、坏”,但后来,对猫的评价发生了180°大转变:“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同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