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今年1月印发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
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今日开幕,浙江省代省长刘捷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2025年,浙江要新增雄鹰企业2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00家。
在当前的工业制造领域,智能制造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关键力量,其发展与应用更是备受业界瞩目。近日,在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上海闵行区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毕马威中国携手闵行区南虹桥成功举办了2024年毕马威中国工业制造行业峰会暨第一届智能制造科技50榜单发布会。
今天(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2023年世界主要国家制造业发展水平、中国制造业发展态势及主要特点等进行了分析解读。
人民网记者 王绍绍智能机器人手臂在精密加工车间灵活操作、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生产线上环节、大数据分析优化供应链管理……当前,随着物联网、5G通讯等科技的蓬勃发展,制造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型升级,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迈进,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3月13日,广东省制造业协会与广州探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2024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企业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产能、出口量、企业注册量均节节攀升。
作为经济先行指标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12月为50.1%,低于预期的50.3%,比11月下降0.2个百分点,不过仍继续位于扩张区间,同时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明显回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显示经济景气水平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字数统计:3497字 预计阅读时间:约 7 钟如今,单靠提高产能和效率已无法解决深层次问题。企业面临的不仅是如何满足市场需求,更是如何应对全球供应链复杂性、可持续发展的严苛要求,以及数字化浪潮带来的全新竞争格局。传统的制造模式正逐渐让位于智能化、分散化和高度个性化的未来图景。
■徐蔚冰2024年1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达到49.5%,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标志着全球制造业在经历了前几个月的波动后,呈现出平稳趋升的态势。这一趋势不仅为2024年全球经济复苏画上了较为圆满的句号,更为2025年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