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1月11日,记者从昌平区“两会”上获悉,清华国重基地一二期将在今年竣工,与此同时昌平南口为配套清华国重基地,将打造“科学家小镇”与“科学家公园”,其中公园预计将分四期建设,一期面积为0.92平方公里,计划2024年建成。
1月12日清华大学南口全国重点实验室基地一期交付(以下简称清华南口国重基地)暨北京清华前沿交叉创新研究院工作联席会举行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新型电力运行与控制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即将入驻走进清华南口国重基地C10、C12地块,记者看到橘色的外立面已经亮出,在实验室入口处也悬起了两大全国
导 语北青社区报记者从昌平区“两会”现场了解到,作为“四区”建设之一,近年来,昌平区加快“城乡治理协调发展先行区”建设步伐,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多项成效。当前,昌平“四区”建设已迎来积厚成势、多点突破、全面提速的新阶段。
记者从刚刚结束的昌平区两会上了解到,2024年昌平将深化校城融合创新发展,实现清华南口国重基地一、二期竣工,在周边建成高品质科学家小镇和科学家公园,整体优化周边环境品质,为师生和附近居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及绿色空间。
当前,昌平区正与清华大学合作建设清华南口国重基地,通过城市更新盘活南口镇“三大厂”工业遗存,承接清华大学14个以上全国重点实验室,预计2025年投用,这将是清华大学主校区以外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清华南口国重基地预计明年投用本报讯(记者 孙云柯)12月23日,昌平区与清华大学签署共建清华大学南口全国重点实验室基地(简称清华南口国重基地)合作协议。项目通过城市更新盘活南口镇“三大厂”工业遗存,承接清华大学14个以上全国重点实验室,预计2025年投用。
12月23日,昌平区与清华大学签署共建清华大学南口全国重点实验室基地合作协议。项目通过城市更新盘活南口镇“三大厂”工业遗存,承接清华大学14个以上全国重点实验室,预计2025年投用。清华南口国重基地创新改革实践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今天,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清华大学、北京市昌平区共同签署“共建北京清华前沿交叉创新研究院合作协议”,标志着清华南口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地建设整体工作进入新阶段。
砖墙,厂房,清华紫,1月12日,经过城市更新改造后,昌平南口镇闲置十余年的“三大厂”原址已焕然一新。当日,昌平区举办清华南口国重基地一期交付活动,两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及配套办公用房、接待展示中心交付清华大学。
在北京北部,昌平区是首都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在这里,“北四村”城乡接合部已经渐成往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高地正在崛起;清华南口全国重点实验室综合基地已经落地,科学家小镇的兴建也提上了日程。
1月12日,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落地北京。作为北京市未来科学成果转化的重要引擎,为当地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力。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由清华大学电机系、能动系等共同支撑建设,总建筑面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