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7月4日电(记者周凯、李思远)近日一则“麻雀抢食码头散落大米死亡”的消息引发群众担忧。尽管相关部门已将该批大米封存并抽样送检,但公众对于粮食在储运过程中的安全疑虑仍未消解。加强对粮食储运过程有效监管,确保食品安全,成为共同的期盼。
央广网北京7月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湖北宜昌因抢食大米致死的麻雀,成了舆论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宜昌在检查大米无问题后,推测出“可能系撑死”的死因,更是引来无数嘲弄。值得一提的是,宜昌公安局发言人再次发言辨称,官方没说过是撑死的。
我们不再说后来了,因为这个故事还没有完。即便被人为的确定终结,好事者也不会就此认为事情完了。这次事件看似传言绕来绕去,实际上却是一次大数据分析的实践,从中可以看出,盲目的大数据分析多容易误导公众。【IT时代周刊编者按】大数据越来越火的同时,不靠谱指数也在上升。
据新华网央视报道一篇“码头散落大米麻雀抢食成批死亡,官方称是撑死的”微博近日引发网民热议。湖北省宜昌市政府3日发布消息称,死亡麻雀已被送检,初步发现麻雀体内含有杀虫剂呋喃丹成分,并称从未有技术人员说过“麻雀被撑死”。
这是一起蹊跷的事故,20多只麻雀在抢食了码头上散落的大米后相继死亡,而相关机构检测的结果是大米合格。截至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稿时,依然没有对麻雀死亡原因的最终解释。但这批大米已经从湖北宜昌运到重庆,部分大米已进入市场流通。值得思考的是,这些大米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一场由“20余只麻雀抢食死亡”打开的罗生门,正在继续上演,真相在哪,凶手是谁,在事件已经过去7天后,依然成谜。7月2日宜昌市死亡麻雀经过送检,被查出体内含有杀虫剂呋喃丹成分。这是一种早已被农业部禁止使用的高浓毒药,毒性极强。
9月7日,记者采访得知, 这位慈祥、 和蔼的82岁太婆邓碧清从20多年前就开始喂鸟,并影响着身边的人。7月19日20时10分, 网友“churentoudi” 在三国源论坛发布了一幅图片, 在暖阳的照射下, 一名老人手提布袋沿着河堤走廊慢慢行走, 一边走一边将一把把洁白的大米摆放在走廊护栏上。
“麻雀之死”为何成了“连续剧”乔志峰最近,20余只麻雀的“非正常死亡”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先是有网民发微博称:6月29日,一艘货船在宜昌市夜明珠码头装运大米时,不少大米散落在地,20余只麻雀抢食后相继死亡。
【随笔】科学“睁眼瞎”,是指不懂科学知识的人胡乱解释科学现象。有个笑话,某地领导说一定要保障老百姓的“菜篮子”,让居民多吃豆腐等豆制品,并要求“制定措施让附近郊区农民多种土豆”。土豆和大豆都有一个“豆”字,都属双子叶植物纲。但大豆是黄豆的别称,属豆目;土豆是马铃薯的别称,属茄目。
作者:温江桦湖北宜昌一码头20余只麻雀抢食大米后相继死亡。当地政府机关经过对该船装运的4批大米进行取样抽检化验,确认大米并无问题。技术人员分析说,它们可能撑死,也可能是在其它地区食入不健康物品。(7月2日《三峡晚报》)“撑死”两字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