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段腾飞 龚乃谦今夏的高温来势汹汹,未至七月却堪比三伏。蚊虫等昆虫的活动愈发频繁,导致虫咬皮炎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虫咬皮炎是由昆虫叮咬后引发的皮肤急性炎症反应,常见致病昆虫包括蚊子、跳蚤、螨虫、臭虫等。
蜱虫在叮咬时会将头埋在人体的皮肤内吸血,同时分泌有害物质。若不及时取出,轻者会引发皮肤疾病,重者危及生命。户外活动时,应穿着浅色、材质光滑的衣物,以便发现附着在身上的蜱虫。活动后及时检查身上是否有蜱虫附着,特别是宠物和孩子。如果发现蜱虫,应对方法如下。
大小新闻客户端11月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苹 通讯员 王朝霞 曾颖雪)最近几年,随着物流运输的发展和国内外人员的频繁流动,臭虫有“卷土重来”的迹象。市疾控中心病媒专家提醒,市民如怀疑被虫叮咬且瘙痒时,除考虑蚊子、跳蚤外,还应仔细观察家中是否有臭虫,并科学防治。
问:蚊虫叮咬如何止痒?给大家推荐一款止痒药酒,效果较好。配方:黄连3克、大黄5克、鲜银花10克、重楼10克、鲜薄荷10克、芒硝2克、苦参3克。制法:用75%酒精500毫升,浸泡7天,过滤后去渣,再加入清水100毫升,装入小喷壶备用。用法:如遇蚊虫叮咬,不要搔抓,取此药酒喷于患处。
炎热高温 酷暑难耐各种蚊虫也变得猖狂起来被蚊虫叮咬后轻则瘙痒无比严重的话又肿又痛又痒抓破了还容易发炎今天河源市中医院急诊医学科学科带头人谢德东医生教你三个方法有效应对蚊虫叮咬后的不适症状三个处理方法1用肥皂和水冲洗被蚊虫叮咬的地方,局部水肿可用冰袋冷敷,必要时可用含有炉甘石或普莫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一种小小的生物,它经常在我们的床上出没,给我们带来不少困扰和烦恼,那就是臭虫。臭虫是一种寄生虫,以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为食,尤其喜欢在夜间活动,隐藏在床铺和家具的缝隙中,成为人们睡眠质量的威胁之一。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8月12日,北京地区平均蚊虫叮咬指数为4级,叮咬风险较高。在室外久留或长时间活动时,为避免蚊虫叮咬尽量选择穿长袖长裤,也可选用驱蚊剂涂抹于裸露的皮肤;可每隔3天检查一次居家周边环境,翻盆倒罐清除积水。蚊虫叮咬指数指什么?不同指数时,如何做好防护?
夏季是令人高兴、阳光、鲜花和晴朗的天气,但夏天也令人苦恼,炎热、高温还有那无处不在的蚊虫。临床上,虫咬皮炎常表现为质地较硬的红色水肿性风团样丘疹,顶端常有小水疱,瘙痒难耐,有的仔细一看还能在皮损上看到针尖大小的咬痕。
炎炎夏日是虫类活跃的季节,蚊子、隐翅虫、跳蚤、螨虫……它们下“口”不留情面,有的害人奇痒无比,有些还会下“毒”。面对蚊虫叮咬,有哪些应对方法呢?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皮肤科王静,为大家带来科普解读。蚊子蚊子喜欢叮咬爱运动、体温偏高、爱出汗的人,而非很多人猜测的跟血型有关。